22
2018-10
宽广海洋(占地球面积的71%)上大范围、准同步和深层次调查资料的匮乏,一直是制约海洋科学发展,特别是海洋和天气/气候业务化预测预报技术发展的瓶颈。20世纪90年代问世的自动剖面浮标,以及在2000年启动的国际Argo计划,给海洋和大…
10
2018-07
由中国Argo 实时资料中心吴晓芬助理研究员申请的“全球海洋障碍层及其热盐含量的季节和年际变异”项目,获得了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的资助,项目执行期为两年(2018年1月—2019年12月)。 …
27
2018-04
2018年初,中国Argo实时资料中心搭载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科学”号调查船在西太平洋海域布放了一个装载加拿大RBR公司研制的RBR CTD传感器的APEX型自动剖面浮标(WMO编号为2902730),这是中国Argo计划第一次引进装载该新型传感器…
27
2018-04
海洋科学是一门以观测为基础的学科,其学术思想和研究水平的提升离不开长期观测及其数据的积累;而且海洋科学的每一次突破,也都离不开技术的进步。传统的海洋观测,通常高度依赖移动的水上平台(如调查船、漂移浮标等)和固…
22
2018-01
2018年1月17日19时15分,我国“科学”号调查船在西北太平洋海域成功布放一个由中船重工第七一0研究所研制的HM2000型剖面浮标(采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传输观测数据),这是中国Argo计划自2002年实施以来布放的第400个剖面浮标…
12
2018-01
2017年10月15日至11月15日,中国Argo实时资料中心搭载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2017年西太平洋开放共享航次,利用“科学”号调查船在西太平洋海域布放了5个HM2000型剖面浮标,这是中国Argo计划在该海域…
12
2018-01
2017年11月30日,中国Argo实时资料中心搭载“雪龙”号极地科考船在新西兰以南的南太平洋海域(54.69°S、172.78°E)布放了一个深海型剖面浮标(WMO编号为2902741),这也是中国Argo计划在南大洋首次布放深海浮标。该…
12
2018-01
2017年11月30日,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高郭平教授团队在搭载“雪龙”号极地科考船前往南极考察期间,在南太平洋新西兰以南海域(54.65°S,172.71°E)布放了一个携带SBE63溶解氧、WETLABS MCOMS传感器和常规CTD…
12
2018-01
2017年9月11-15日,国际Argo计划在美国西雅图的华盛顿大学组织召开了首届Argo平台与传感器技术研讨会(Argo Platform and Sensor Workshop)。由于签证原因,中国代表未能出席本次会议。为此,由中国Argo实时资料中心起草…
12
2018-01
2017年10月10-11日,由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SOED)主任柴扉研究员和邢小罡副研究员组织并于浙江杭州召开的生物Argo(BGC-Argo)技术与应用国际研讨会期间,国际BGC-Argo计划科学指导委员会(Scientific Ste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