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首页资讯 > 媒体宣传 >

媒体宣传

全球海洋实时观测网年内初步建成

编辑 :记者潘锋 通讯员朱伯康    时间 :2003-03-14 15:14:00    访问次数 :

      记者日前从在杭州举行的“第五次国际Argo科学组会议”上了解到,截至今年1月20日,世界上的15个国际Argo计划成员国或团体 已经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南大洋布放了650个Argo浮标,其中包括我国在西北太平洋和东印度洋布放的16个浮标。与会的世界各国科学家表示将继 续努力,争取到今年年末使在全球大洋中布放的Argo浮标总数达到2197个,初步建成覆盖各大洋的全球海洋实时观测系统。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法国等 11个国家的54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Argo是“地转海洋学实时观测阵”的英文缩写,它是新一代覆盖全球的海洋实时观测系统,这一观测系统将通过分布在全球各大洋中的 近3000个Argo浮标,为全世界的海洋和气象科学家提供每年10万个以上的不同海域,0至2000米水深的海水剖面温度、盐度和海流等资料,首次实现 了人类长期、自动、实时和连续获取大范围深海海况的梦想。2001年10月12日,国务院批准同意我国正式加入国际Argo计划的组织和实施,Argo浮 标观测实施计划作为科技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前期研究专项”大型科学观测试验项目,由国家海洋局负责实施,中国气象局和中国科学院等部门及下属有关研究机 构将共同参与此项工作。

     据国际Argo科学组成员、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许建平介绍,本次会议全面、系统地回顾了过去几年各国Argo计划的实施进 展状况以及所遇到的主要问题,重点讨论了Argo数据的质量控制、Argo实时和延时数据的分发以及如何提高Argo剖面浮标的性能和解决传感器、通讯系 统等技术问题。“第五次国际Argo科学组会议”的成功举行,标志着我国在国际Argo计划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际Argo科学组主席D. Roemmich博士称赞中国制订出国家Argo计划,并辅之实施是对国际Argo计划的最有力支持。

文章来源:2003年3月14日《科学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