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Argo实时资料中心网开通为各国海洋科学家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提供有效平台
据中国Argo计划首席科学家许建平研究员介绍:建立在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的中国Argo实时资料中心网站,自5 月开通以来,每天向全国的用户发布西北太平洋海域和东印度洋的温盐深等实时资料,受到用户欢迎。该网得到了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国家海洋局科技司、国际合作 司和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等部门和单位的共同支持。
Argo计划是由美国等国家大气、海洋科学家于1998年推出的一个全球海洋观察试验项目,它旨在快速、准确、大范围收集海洋上层的海 水温度、盐度剖面资料,以提高气候预报的精度。我国于2001年10月正式加入国际Argo计划,“我国新一代海洋实时观测系统Argo--大洋观测网试 验”是科技部于去年立项的,这将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的“我国重大气候灾害的形成机理和预测理论研究”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全球变 化及其区域响应科学研究计划”等国家重大、重点项目的深入开展提供丰富的数据来源。
按国际Argo计划,要在全球大洋布放3000个自动测量的剖面浮标,目前已布放800多个。自去年10月至今年8月,我国科学家已经 在西北太平洋和东印度洋海域布放了19个剖面浮标。浮标每10天下潜到海面下一定深度一次,然后自动返回海面发送观测数据。我国负责布放的浮标目前大部分 都在正常工作,已经取得了一批温度、盐度和压力(深度)剖面资料。
由于数据传输接口方面的原因,我国设在天津的中国Argo资料中心网站,至今还不能下载我国的Argo剖面浮标资料。为了满足本项目相 关研究课题和国内其他用户的迫切需求,海洋二所的科技人员借助国内便捷的宽带技术,直接从位于法国图卢兹的Argo资料服务中心获取Argo剖面浮标资料 的实时资料,然后经实时质量控制,提供给用户,以满足一般用户的需求。据悉,中科院大气物理所、国家气候中心、中国气象科学院等都在尝试应用Argo的资 料,研究海洋环流和气候预报模式。
据悉,经实时质量控制的Argo剖面浮标资料已在“中国Argo实时资料中心网站("http://www.argo.org.cn)”上发布,用户可通过国际互联网及时获取。
文章来源:2003年9月23日《中国海洋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