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首页资讯 > 媒体宣传 >

媒体宣传

国际海洋观测:从“核心”迈向“全球”

编辑 :记者 陈佳邑    时间 :2019-05-24 14:33:00    访问次数 :
      2019年5月13日-15日,澳大利亚霍巴特,多国海洋科学家汇聚第二次国际深海Argo科学研讨会,探讨深海Argo计划的实施进展及当前面临的需求。
  经过近20年的发展,国际Argo计划正由“核心Argo”向“全球Argo”(即向边缘海、高纬度海域、深海、生物地球化学领域及赤道强化观测等)扩展。
  国际Argo计划被称为海洋学史上的“观测技术革命”,由近30个沿海国家的科学家组成的国际合作团队执行。自1999年开始布放第一个自动剖面浮标起,至今已经陆续投放了约15000个浮标,为国际社会提供了200万幅来自深海大洋的海洋环境图像,为各国研究海洋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视角和途径。
  时光拨回到1998年,一场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袭击我国,造成巨大损失,而这次洪魔肆虐的主因之一便是1997年发生的上世纪最强的厄尔尼诺事件。
  为预测该现象,上世纪90年代初,一些发达国家开始组建“热带大气海洋观测网(TAO)”,即在赤道太平洋海域布置69个锚碇观测浮标。虽然浮标数量有限,但这已经是人类有史以来在海上建立的规模最大的定点观测网。中国决定参与其中。要加入TAO,就要投放中国自己的浮标。但一套浮标100多万美元,这笔钱在当时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由于第一次参与建立国际海洋观测网,缺乏国际合作经验,加上没有多余资金维护远在太平洋上的这套浮标系统,项目一结束,中国便把浮标运回国内。不料,没有浮标投放在赤道太平洋,国际上便对中国封锁了TAO的所有数据信息。这一封锁就是10年。
  而正是这个观测网提供的数据,帮助美国科学家提前6个月预报了1997/1998年发生的厄尔尼诺现象,仅加利福尼亚州就避免了近1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此时,中国科学家更加意识到,在海上建立全球观测网势在必行。
  1999年,中美海洋与渔业科技合作联合工作组第十四次会议在浙江杭州举行,会上,“Argo全球海洋实时观测网计划”第一次进入国内研究人员的视野。
  2002年,我国正式加入国际Argo计划,成为继美国、法国、日本、英国等国之后第9个加入该计划的国家。加入该计划当年,中国Argo实时资料中心在浙江杭州建立,担负起我国Argo计划的组织实施和大洋观测网的建设任务。
  短短17年,中国Argo实时资料中心累计收集了全球Argo实时海洋观测网近180万条0米~2000米水深范围的温、盐度剖面资料,比我国过去70年在近海和大洋获得的全部海洋环境要素资料的总和还要多得多。中国也从早期的国际Argo计划参与国,发展成为能够自主研发自动剖面浮标,主导建设南海Argo区域海洋观测网,以及自主研制全球海洋Argo网格数据集,并提供国际共享服务,主动承担海洋大国责任和担当的重要成员国。
  截至2018年9月底,我国累计布放剖面浮标423个,它们主要分布在西北太平洋、中北印度洋和南海海域,基本覆盖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海域。
  2019年3月,第20次国际Argo指导组年会在杭州召开。会上,Argo2020愿景被正式提出,该愿景对国际Argo未来十年的发展计划和方向进行了详细规划。
  作为加强版的全球Argo计划,Argo2020力争自2020年起至2025年,建成一个由2500个核心Argo浮标、1200个深海Argo浮标和1000个生物地球化学Argo浮标组成的综合性全球海洋立体实时观测网,在对0米~2000米海水温度和盐度进行观测的同时,向深海和生物地球化学领域拓展。
  在将Argo2020愿景付诸实施的全新阶段,全球深海实时观测有望真正实现。此外,Argo2020还将极大促进人们对于引发海洋、气候变化背后过程的认知,从而改进相关预报和预测结果,更好地服务社会。
  参与国际Argo计划,与其他成员国共享观测数据,是我国海洋观测领域的一次巨大飞跃,大大缩短了我国与发达国家在海洋和气候观测领域的差距,也将助力我国更紧密地“连线”全球,共享中国智慧。
文章来源:中国海洋报,2019-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