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科学研究 > 技术报告 >

技术报告

Argo剖面浮标回收报告

编辑 :中国Argo实时资料中心    时间 :2004-08-31 11:58:00    访问次数 :

   中国Argo计划曾于2003年在西北太平洋海域布放了一批Argo剖面浮标。由于浮标的漂移特性(抛弃式),其中的2个浮标随海流分别漂移到了菲律宾棉兰老岛的比斯利格湾(Bislig Bay)和达沃湾(Davao Bay)附近海域,被当地渔民发现后带入海湾。我们将此情况及时向国际Argo科学组和国际Argo信息中心作了汇报,并希望能通过适当途径回收这两个浮 标,以便浮标施放者和制造商能进一步了解浮标的性能,以及通过测试后能再次投放到海洋中,以节省有限的浮标资源和获取更多的观测资料。我们的请求迅速得到 了国际Argo计划组织和Argo科学组成员的反馈和帮助,特别是John Gold教授和Kensuke Takeuchi教授及时给我们提供了相关联系人。最终我们与菲律宾大学海洋科学研究所的Cesar Villanoy博士取得了联系,在他和他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在比斯利格湾附近的一个渔村中发现了其中的一个浮标,并运往位于马尼拉的菲律宾大学。然后, 在国家海洋局国际合作司以及中国驻菲律宾马尼拉领事馆的协助下,由菲律宾大学海洋科学研究所为浮标装箱后运往中国。

   2004年7月12日,该浮标运抵中国杭州萧山机场。从该浮标布放(2003年1月3日)到进入(2003 年10月19日)比斯利格湾,最后回到中国,累计开机时间达289天。现经开箱检测,浮标的各项性能完好,电池电压为14.3V,依然符合正常测量所要求 的电压值。传感器未见附着物(图1)、标签完好无损,但浮标体底部有受海水腐蚀的痕迹(图2)。于是,我们更换了浮标底部的橡皮塞,准备重新设置 Argos平台号和更换WMO编号后,将此浮标(图3)再次施放于北太平洋中。


图1 浮标传感器

图3回收后的浮标

图2 浮标底部皮囊

   在此,我们对热心帮助和支持国际Argo计划和中国Argo计划,以及为该浮标顺利回收所提供帮助的广大国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这 一浮标的回收过程也使我们深刻体会到,国际Argo计划已经得到沿海各国政府、科研教育机构以及广大科学工作者和民众的大力支持。我们也希望这一浮标的成 功回收,能为将来可能有更多的浮标漂移到近海海域而被渔民发现,回收后重复使用,提供各国借鉴。相信在各沿海国政府和科学家的共同努力下,Argo全球海 洋观测网将会如期建成,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