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科普教育 > Argo知识 >
科普教育

Argo知识

如何正确认识Argo计划

编辑 :admin    时间 :2007-04-03 13:36:00    访问次数 :

   Argo是英文“Array for Real-time Geostrophic Oceanography (地转海洋学实时观测阵)”的缩写。它是“全球海洋观测业务系统计划(GOOS)”中的一个针对深海区温盐结构观测的子计划,但在对Argo计划作考虑 时,人们往往又会把注意力只集中在此计划所用的设备上,即自动剖面观测海水温、盐度的漂流设备。本文对此设备与Argo计划的关系进行分析,并提出我国应 该积极参加Argo计划的理由。

1、自动剖面观测海水温、盐度的漂流设备 (简称剖面浮标)

   (1) 这是一种仪器设备,它有多种型号,可以从任何航行的船只上,也可以从飞机上投放。任何科学项目皆可以用它来作为观测海洋的手段。过去欧美在大西洋施放剖面浮标较多,在太平洋较少。这些剖面浮标取得的数据一般是不与项目以外的人共享的。

   (2) 施放剖面浮标的海区若为公海或本国的海洋专属经济区(EEZ),都不需要照会他国。由于这种剖面浮标大部分时间皆停留在1000m或以深处,其移动速度较 慢,不易漂至他国的EEZ。至于这些剖面浮标进入了他国的EEZ,至少在过去没听说出现过什么国际纠纷,这可能因为这些剖面浮标原本是有其科学目的,并不 是针对别国的EEZ去作调查。少数剖面浮标“随波逐流”漂到他国EEZ内,也没有人去追究。

   (3) 施放剖面浮标的海区若在他国的EEZ内,该科学项目当然得依据海洋法公约去取得该国的同意。例如,若要在黑潮源地施放剖面浮标以了解该处的深层海洋结构,必须向菲律宾政府征得同意。

   (4) 当然,一些国家的海军也在他国的关键海区用船只或飞机施放剖面浮标(还有表层浮标及抛弃式温深仪等海洋观测设备),这些他们是不会照会该国的,其取得的数据也不会与该国或其他国共享。很多时候该国也根本不清楚他们作了些什么。

2、Argo计划

   在世界气象组织的倡导下,几十年来各国在陆地上已经建立了许多实时数据交换的气象站,作为天气预报及气候预测的基础数据。这些气象站除了观测地表数据外,还定时施放用气球带着仪器探测大气的垂向剖面。

   随着科学的进步,人们已经认识到海洋的作用对气候预测更为关键。此外,海洋也是了解全球变化的重点区域。为此,联合国政府间海洋学委员 会(IOC)一直在推动GOOS计划。但在海洋中建立像陆地上一样的定点观测站几乎是不可能的。像为监测厄尔尼诺与南方涛动-ENSO)而建立的“热带大气 海洋观测网锚碇系列(TAO)”,一来观测层次少,二来太昂贵,三来不易维持。应运而生的想法是利用足够的剖面浮标(约3000个),虽然它们是漂流的, 但其观测对全球海洋能有足够的覆盖面。

   (1) Argo计划是IOC基于上述想法而倡导的、以深海为对象的观测计划,是GOOS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Argo是一个以剖面浮标为手段的海洋观测业务系统,它所取得的数据供全世界各国使用。

   (2) IOC各会员国认识到Argo对全球社会经济的重要性,也认识到Argo计划中的剖面浮标因“随波逐流”可能进入他国的EEZ,因而一致同意通过了一项决 议(IOC决议XX-6)。此决议要求各国对其在Argo计划下施放的剖面浮标要公告其施放地点及其实时漂流位置,其所获得数据要共享。IOC正在筹建一 个Argo数据中心。在此中心成立之前,各国可自行指定其发放Argo剖面浮标数据的机构。但是任何国家若要在其他国家的EEZ海域投放Argo剖面浮 标,仍需按照海洋法公约征得该国的同意。

   (3) 由于海洋观测费用高昂,全球海洋观测业务系统乐意并且鼓励其他渠道所取得的海洋数据提供给业务系统,以让全世界共享。其中科学项目所取得的数据是一个重要 来源,如在热带海洋与全球大气科学计划下(TOGA),于太平洋赤道上布设的TAO锚碇系列。Argo计划也同样欢迎任何科学项目在剖面浮标观测方面作出 贡献。

   (4) 由于各国认识到Argo对全球社会经济的重要性。都承诺要为Argo计划施放一定数量的剖面浮标。从经济的眼光看,取得的数据一定要有用户。由于人们对海 洋的认识远远不足,欧美国家倾向于由科研单位立项竞争来施放这些剖面浮标。随着Argo计划的发展,估计这些国家最终可能把大部分对科学项目所需的剖面浮 标的资助皆归口于Argo计划下。

3、中国是否应该积极参加Argo计划

   对我国是否应该积极参加Argo计划这个问题,答案当然是肯定的。这是因为:

   (1) 我们所担心的无非是南海的问题,但目前他国军方已在南海经常性地获得大量的各类数据,我们是难以阻止他们这种做法的。

   (2) 我们无论参加或不参加Argo计划,南海周边国家或其他国家的非军方机构(科学界或观测业务系统)若要在南海施放Argo剖面浮标,皆需征得各有关国家的同意(包括我国、越南、菲律宾等等),就像国际大洋钻探计划最近在南海钻孔时所作的一样。

   (3) 未来他国的科研项目所实施的Argo剖面浮标中,最大可能“随波逐流”漂进南海的,应属韩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国家有关西太平洋的科研项目在南海以外海区施放的Argo剖面浮标,相比其施放的数目,进入南海的比例也不会很高。

   (4) Argo计划正在完善之中,我们若积极参加此计划,可以保证我们的意见能反映在其规范之中。

   (5) 要能充分有效应用Argo计划取得的数据,?有许多深入的研究工作待做。相比国际前沿,我国的海洋科学研究落后甚多。积极参与Argo计划,能为我国海洋工作者提供充分参与国际交流合作的机会,能迅速提高我国的海洋科学研究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