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科普教育 > Argo知识 >
科普教育

Argo知识

“Argo”亟需以正视听

编辑 :中国Argo实时资料中心    时间 :2014-12-26 19:49:59    访问次数 :

自从中国加入国际Argo计划并建立我国的Argo大洋观测网以来,“Argo”这个外来语频频出现在我国的报刊、杂志,甚至电视节目中,至少在海洋和大气科学领域已经耳熟能详。但对于“Argo”的中文解释或者真实含义,人们了解的似乎并不全面,甚至出现误解或曲解,已经影响到我国的国际声誉 。为此,有必要为“Argo”正名,以正视听。

“Argo”一字最早出现在希腊神话中。传说Argo是一艘神船,那些称呼Jason的勇士们乘上这艘神船无往不胜,完成了其史诗般的海上航行。现在人们用“Argo”和“Jason”来比喻海洋观测网与卫星高度计之间的相互关系,强调“Jason”卫星高度计需要先进的“Argo”海洋观测网的配合才能成功完成它的历史使命。

在国际Argo计划实施初期,Argo也曾用大写英文字母“ARGO”表示,原是“Array for Real-time Geostrophic Oceanography”的英文缩写,中文含义为地转海洋学实时观测阵。后来,国际Argo指导组为了强调该海洋观测网与美国、法国联合发射的新一代“Jason”卫星高度计之间的特殊关系,强烈建议使用“Argo”作为该计划的名称。而用于建立全球海洋观测网的自动剖面浮标,简称为“Argo剖面浮标,其观测资料须遵守国际Argo计划的原则,与全体成员国无条件共享。故在海洋和大气科学领域,“Argo”已经成为国际Argo计划或全球Argo实时海洋观测网的专用名称。

然而,在我国,“Argo”不仅用于正在实施的中国Argo计划和正在建设的中国Argo大洋观测网中,而且还被不正确或错误地用于正在研制的自动剖面浮标上,如称“C-Argo浮标”或“Argo浮标”;也有在一些全国性规划中把“Argo”错误地标记为“自沉浮式”的英文缩写,或者直接把自沉浮式剖面浮标称为“Argo剖面浮标”的;还有单位从国外引进自动剖面浮标并布放后,申请加入国际Argo计划,但又不愿意将观测资料与国际Argo成员国共享的,……。这些个别单位或人员的无意识,对我国参与国际合作计划带来了负面影响。对此,希望能引起我国相关部门和科技界的高度重视。

同时,我们建议,对尚未被国际Argo计划或中国Argo计划接纳、并用于全球Argo实时海洋观测网或中国Argo大洋网中的国产自动剖面浮标,甚至是从国外引进的自动剖面浮标,不要轻易称“Argo剖面浮标”,而是称“自持式剖面漂流浮标”或“自动剖面浮标”。

目前,全球Argo实时海洋观测网或中国Argo大洋网建设使用的自动剖面浮标主要有美国生产的APEX型剖面浮标和法国生产的PROVOR型剖面浮标,而这些浮标才有资格称“Argo剖面浮标”,也就是说,这些浮标获得的观测资料,能做到无条件与国际Argo成员国共享。

   当然,我们也希望国产剖面浮标能早日定型并批量生产,正式用于建立中国Argo大洋观测网建设中做出贡献,从而使“C-Argo”剖面浮标名正言顺地走出国门、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