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新闻动态 > 综合报道 >

综合报道

丁一汇院士“海洋名家讲堂”阐述海洋在全球气候变暖和趋缓中的作用

编辑 :中国Argo实时资料中心    时间 :2015-04-09 14:04:52    访问次数 :

       2015年3月17日,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著名天气与气候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丁一汇先生应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所长李家彪研究员的邀请,在该所设立的“海洋名家讲堂”做了题为“海洋在全球气候变暖加速和趋缓中的作用”重要报告。丁院士曾任世界气象组织东亚季风研究委员会主席、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第一工作组联合主席、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联合科学委员会执行理事等,参与和主持编写IPCC第一至五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丁院士也是该所牵头负责的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西太平洋Argo实时海洋调查”重点项目专家组副组长。

 

丁一汇院士授课

      丁一汇院士采用大量观测数据和图表,从“近百年全球与中国温度变化的特点及其原因”、“海洋在过去15年气候变暖趋缓中的作用”、“未来全球气候变暖重新加速上升的可能性”和“北太平洋海洋温度年代际转型的征兆”等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了海洋在全球气候变暖加速和趋缓中的作用。丁院士在报告中明确指出,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排放过多CO2带来的温室效应引起的,而温室效应等因素导致全球增加热量的95%储存在海洋中;全球变暖趋势从上升期进入到停滞期主要是受到了太平洋年代尺度振荡(PDO)的影响(PDO处于负位相);当前太平洋海域的温度变化正向着PDO事件的正位相发展,假若这种趋势能够持续,预测2020年以后,气候变暖趋势将从目前的停滞期进入加速上升期,且增暖的速率(0.25℃/10年,误差±0.05℃)将远大于一般速率(0.1℃/10年),因此极端高温天气可能增多。然而,若人类活动导致的排放能够降低的话,将帮助气候增暖趋势从0.25℃/10年的速率下降到0.1℃/10年。

 

   

丁院士报告PPT截图

       丁院士在讲座中反复强调了海洋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作用。他指出,以往由于缺乏全球海洋观测资料,对于海洋热量变化的估算能力不够。随着国际Argo计划的组织实施和全球Argo实时海洋观测网建设,特别是2006年以来全球海洋观测资料几乎全部由Argo浮标提供,为准确估算全球海洋热含量积累了大量海洋实测资料,这是以往科学研究中不可想象的巨大飞跃。根据覆盖全球海洋0-2000m水深范围内的现场观测资料计算表明,过去40年,全球气候系统中60%以上的净能量增加储存于上层海洋(0-700m),约30%储存于700m以下的中深层。采用Argo资料的进一步研究表明,海表到海底热含量总量在增加,700m以上层中大部分热量不变,但700-2000m水深层中热含量却在增加,即海洋热量正不断向中层和深层传播。然而,海洋对热量的存储能力存在一个阈值,当海洋调节能力逼近这个阈值时,海洋有可能发生大的突变,目前的地球或可能变成另一个星球。为此,人们需要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和加强对深海大洋的长期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