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新闻动态 > 重要活动 >

重要活动

2017年

编辑 :中国Argo实时资料中心    时间 :2017-04-11 14:23:35    访问次数 :

2017年12月21日

      中国Argo实时资料中心搭载“雪龙”号科考船在澳大利亚以南的南大洋海域投放了1个ARVOR型4000m深海剖面浮标,这是我国在南大洋海域布放的第二个深海型剖面浮标,标志着中国Argo对建设深海Argo观测网所做出的贡献。

 

2017年11月26日-2018年2月2日

      中国Argo实时资料中心搭载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科学”号执行的“西太主流系潜标观测网维护及升级”综合考察航次,在西太平洋海域投放了8个自动剖面浮标(其中4个北斗HM2000型浮标,3个铱星APEX型浮标,1个ARVOR型4000m深海浮标),以补充我国的Argo大洋观测网。另外,中科院海洋研究所还在该海域同时布放了5个利用铱星通讯的HM2000型剖面浮标。 

 

2017年12月18日

      科技部基础司叶玉江司长、周平处长和李非处长等一行在访问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CSIO)和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SOED)期间,专门视察了中国Argo实时资料中心,听取了刘增宏副研究员就全球和我国Argo大洋观测网建设,以及北斗剖面浮标数据服务中心日常运行情况的简要汇报,并勉励中心技术人员做好这项重要的科技基础性工作,为国内用户提供更多的高质量Argo资料。 李家彪所长和SOED主任等所、室领导陪同视察。

 

2017年12月13-15日

      中国 Argo 实时资料中心曹敏杰助理研究员出席了在温州洞头召开的“第十八届全国热带气旋科学讨论会”,并做了题为 “西北太平洋台风海域实时海洋监测” 的交流报告。本次会议由中国气象学会台风委员会、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浙江省气象局和上海市气象学会联合主办,来自全国台风科研机构、业务单位和高等院校以及港、澳、台三地共120多名科研业务人员与专家学者参加了本届研讨会。

 

2017年12月12日

      应邀访问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SOED)的德国奥尔登堡大学Emil Vassilev Stanev教授,在室主任的陪同下参观了中国Argo实时资料中心,刘增宏副研究员向来宾介绍了我国Argo计划的实施进展状况,双方还就生物地球化学浮标的投放和资料应用,以及北斗剖面浮标技术发展等进行了深入交流。

 

2017年11月30日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高郭平教授团队搭载“雪龙”号科考船在南大洋投放了1个铱星通讯NAVIS型剖面浮标,携带有生物地球化学传感器,并作为中国Argo计划的一部分,其观测资料将与Argo成员国共享。

 

2017年11月30日

      中国Argo实时资料中心搭载“雪龙”号科考船在新西兰以南的南太平洋海域投放由法国NKE公司生产的ARVOR型剖面浮标,这是中国Argo计划布放的第一个深海型剖面浮标,其最大观测深度可以达到4000米。

 

2017年11月28日-30日

      由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主办的第三届中非海洋科技论坛在杭州举行,来自10个非洲国家的23名代表及国内9家涉海单位和高校的57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Argo实时资料中心孙朝辉高工在会上作了“中非印度洋Argo联合观测展望”的口头报告,并与各国代表就共建印度洋观测网及Argo计划的实施进展等议题进行了交流。会后,来自非洲各国的代表还参观了中国Argo实时资料中心,对中国Argo计划的实施情况有了进一步了解。

 

2017年11月26日-12月2日

      第十八次国际Argo资料管理组会议(ADMT-18)在德国汉堡举行,并由德国Bundsamt Für Seeschifffahrt und Hydrographie(简称BSH)负责承办。中国Argo实时资料中心刘增宏副研究员和卢少磊助理研究员出席了本次会议。应邀出席会议的中国代表还有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SOED)邢小罡副研究员以及国家海洋信息中心杨锦坤主任和董明媚助理研究员。

 

2017年11月19-22日

     许建平研究员应邀前往海南三亚市,协助“中国Argo实时海洋观测网建设规划方案”编制委托单位组织的南海环境勘察活动做前期准备,并由中船重工第710研究所派专人在活动期间布放2-4个HM2000型剖面浮标,并由北斗剖面浮标数据服务中心负责数据接收与处理及其交换共享工作。

 

2017年11月8日

     参加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SOED)“海气相互作用与气候变化”海星公开课的学员参观了中国Argo实时资料中心,刘增宏副研究员向来访人员介绍了Argo计划进展及资料应用情况,并希望广大青年学者能使用Argo资料,以发挥该观测网的更大价值。

 

2017年10月23-26日

     许建平研究员参加了在台湾澎湖举行的“第七届海峡两岸海洋环境监测及预报技术研讨会”,并作了题为“西北太平洋台风海域实时海洋监测及其应用前景”的交流报告。会议由中央大学水文与海洋科学研究所、中山大学海洋科学系、澎湖科技大学海洋游憩系和厦门大学福建省海陆界面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等单位主办,来自海峡两岸和海外的学者10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2017年10月15-11月15日

     中国Argo实时资料中心搭载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2017年秋季开放共享航次,在西太平洋海域投放了5个HM2000型剖面浮标,以补充我国的Argo大洋观测网。

 

2017年10月10-11日

     由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SOED)主任和邢小罡副研究员发起和组织的“生物地球化学Argo技术与应用国际研讨会”在杭州顺利召开。会议邀请了美国、法国、英国与澳大利亚等国的“生物Argo计划”的主要负责人、中国Argo计划代表(刘增宏副研究员)以及国内中青年科研人员等约30人参加。

 

2017年9月25日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高郭平教授团队,在印度洋海域投放了一个铱星通讯NAVIS型剖面浮标,并已纳入中国Argo计划管理。该团队尝试利用剖面浮标观测数据结合探捕的渔业数据,探讨该海域渔获量与水温垂直结构等海洋环境要素之间的关系,促进Argo资料在大洋渔业研究和海上捕捞作业中的应用。

          

印度洋海域布放NAVIS型剖面浮标            印度洋NAVIS型剖面浮标布放概位

 

2017年9月24-29日

      中国Argo实时资料中心卢少磊助理研究员在北京参加了由国家海洋局组织的“全球立体海洋观测网重点工程”可行性报告编写会议,并就“中国自动剖面浮标观测网”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等问题进行了研讨。到2020年底,我国有望在南海、西太平洋和北印度洋等海域建成一个由200个自动剖面浮标组成的观测网,从而为海洋环境安全保障、防灾减灾、海洋权益维护以及台风源区和热带太平洋观测等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2017年9月21日

      由刘增宏副研究员负责的中央级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购置专项—“自动剖面浮标实时海洋观测系统”项目购置的15个HM2000型剖面浮标运抵杭州,中心会同浮标研制单位的技术人员共同对该批浮标进行了测试、验收,计划于2017年10月和12月分别搭载中科院海洋所西太共享航次和海洋专项-西太航次进行布放。

 

2017年9月18日

      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西太平洋Argo实时海洋调查”重点项目在杭州三台山庄举行了项目结题验收材料的内部初审会,特邀项目专家组成员、中国海洋大学刘秦玉教授莅临会议监督指导。项目负责人许建平研究员详细汇报了项目结题验收的准备工作情况,并以PPT形式试讲了“西太平洋Argo实时海洋调查重点项目结题报告(征求意见)”,刘秦玉教授对报告的主要内容作了逐一点评,提出了改进完善的指导意见建议;之后,项目成员吴晓芬助理研究员汇报了 “利用Argo资料研究印-太海域上层海洋热盐含量”,以及“利用Argo资料研制衍生数据产品(混合层、温跃层等参数)”的情况,同样得到了刘教授的耐心指导和启发点拨,并就下一步研究计划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2017年9月13日

      海洋环境专项办公室毛一凡处长一行前来海洋二所调研,期间考察了中国Argo实时资料中心,刘增宏副研究员扼要介绍了国际和中国Argo计划的实施现状,以及北斗剖面浮标数据服务中心(中国杭州)的业务运行情况,双方就浮标布放区域、观测数据接收与解码、数据质量控制与应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交流。

 

2017年9月4-6日

      许建平研究员和刘增宏副研究员应邀参加了在青岛召开的“热带太平洋观测系统 2020 计划(TPOS 2020)西太平洋观测研讨会”,来自中国、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的近4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陈大可院士、局预报减灾司陈陟副司长和局国际合作司唐冬梅处长等出席了会议。刘增宏副研究员代表中国Argo在会上做了“Status of China Argo and its Prospect in the Tropical Pacific(中国Argo计划实施现状及其向热带太平洋拓展的前景)”口头报告,表示中国Argo将会在热带太平洋海域布放和维持30~50个自动剖面浮标,以支持该新的国际海洋观测系统(包括大型锚碇浮标和ADCP潜标等)的建设与业务运行。

 

2017年8月22-24日

      许建平研究员应邀参加了在山东泰安召开的第十一届海峽两岸海洋科学研讨会,并在物理分会场做了题为“中国Argo实时海洋观测网建设及其展望”的口头报告,呼吁两岸海洋科学家在该领域开展实质性合作,利用自动剖面浮标构建西北太平洋西边界强流区域和台风生成源地海域的Argo区域海洋观测网,共同为防灾减灾、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出贡献。

 

2017年7月18日

      来自中国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浙江海洋大学、广东海洋大学、南京大学、河海大学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高校的近30名涉海专业大三学生,在参加SOED举办的第四届海洋夏令营期间参观了本中心。刘增宏副研究员扼要介绍了中国Argo计划的实施进展,特别是“北斗剖面浮标数据服务中心(中国杭州)”的建设和运行情况,引起了大家的浓厚兴趣。

 

2017年7月8日

      中亚地区年轻海洋科技工作者来访中心,孙朝辉高级工程师向客人重点介绍了国际Argo计划和中国Argo计划的实施进展,并就来访客人提出的自动剖面浮标工作原理、资料接收过程和资料质量控制等问题作了详细解答。

2017年6月26-30日

      上海海洋大学6名大三学生,在实习指导教师张春玲讲师、博士的带领下,在中国Argo实时资料中心开展为期一周的“海洋观测见习”教学活动,得到了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和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高度重视,委派刘增宏副研究员负责安排相关见习课程,围绕自动剖面浮标观测、Argo资料质量控制和Argo资料及其数据产品验证和试用等进行实践和学习,以增强对所学专业知识的认识。

2017年6月20日

      参加“2017年渔业海洋学研讨会”的专家学者们参观了中国Argo实时资料中心,卢少磊助理研究员介绍了国内外Argo计划的实施进展现状,受到来访嘉宾的一致好评。

2017年6月15日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2016年度开放基金项目启动暨青年学者学术交流会在青岛鳌山召开,刘增宏副研究员作为首批获资助的 “BGC-Argo剖面浮标观测生物地球化学数据的质量控制、系统集成与科学应用” 项目(由SOED邢小罡博士负责)代表参加了会议,并应邀作了题为“Argo计划最新进展及展望”的专题报告。

2017年6月9日

      青岛海山海洋装备有限公司谭华总经理和区域副总经理吏涛雄先生专访中国Argo实时资料中心,与中心技术人员就引进的NEMO型剖面浮标和HM2000型剖面浮标的生产情况及相关技术问题进行了沟通、商讨。

2017年6月8日

      值此国际海洋日,民盟浙江省委会办公室吕定副主任及民盟浙江省直联二总支组织盟员访问了中国Argo实时资料中心,并听取了刘增宏副研究员有关国际Argo和中国Argo计划实施进展情况的介绍,盟员们对中国海洋科技工作者积极参与国际Argo计划及取得的丰硕成果表示由衷地钦佩。

2017年5月30日

      许建平研究员应张俊明总经理的邀请,顺访了青岛地球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听取了该公司的情况介绍,特别是早期承担完成的与中国Argo计划组织实施相关的项目成果展示,双方还就在该领域里的合作前景展开了探讨。

2017年5月27日

      许建平研究员应谭华总经理的邀请,顺访了位于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园区内的青岛海山海洋装备有限公司,参观了新建的HM系列剖面浮标生产基地及其配套建设的大型水池、压力测试罐和浮标运行模拟装置等设施,并就国外引进浮标技术的消化吸收、质量控制和年产规模等问题进行了交流、探讨,并交换了意见。

2017年5月24日

      为配合全国科技活动周活动及SOED举办的“探索深蓝—公众科学日”活动,刘增宏副研究员为前来参观的市民和学生作了题为“探秘海洋之利器—Argo(阿尔戈)”的科普讲座。

2017年5月21日

      刘增宏副研究员继续陪同Belbéoch先生赴青岛,实地考察了HM2000型剖面浮标研制和生产单位—青岛海山海洋装备有限公司。该公司谭华总经理向Belbéoch先生介绍了公司配套硬件设施,以及HM2000型和最新引进的NEMO型剖面浮标的研制和生产情况等;交流过程中, Belbéoch先生邀请其参加AIC计划组织的多型号浮标海上比测试验活动,让更多的用户了解该浮标的性能,扩大国际影响力。

2017年5月20日

      AIC 的Belbéoch先生在刘增宏副研究员的陪同下,访问并考察了国家海洋技术中心的COPEX型浮标研制和生产基地。技术中心张少永研究员向Belbéoch先生详细介绍了该型浮标的组装配套设施、通讯模块、工作寿命和年生产量等情况,并就该型浮标的工作性能及未来参与全球Argo海洋观测网建设进行了交流与讨论。 Belbéoch先生对该基地拥有的硬件设施等基本条件给予了充分肯定。

2017年5月17-18日

      国际Argo信息中心(AIC)协调员Mathieu Belbéoch先生访问SOED及中国Argo实时资料中心,作了题为“JCOMMOPS: support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Argo and other sustained global ocean observing systems”的专题报告,并就JCOMMOPS运作、AIC的主要工作及其运行经费的来源等问题与科研人员进行了交流与探讨。

2017年5月5日

      由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西太平洋Argo实时海洋调查”重点项目出资购置的最后一批浮标完成公开招标采购工作。天津市海华技术开发中心中标并提供2个国产COPEX型北斗自动剖面浮标。至此,本项目已完成所有浮标(35个)的采购工作。

2017年4月25-28日

      中国Argo实时资料中心孙朝辉高级工程师和卢少磊助理研究员参加了由美国Sea-Bird Scientific集团和中国劳雷海洋系统有限公司在昆明联合举办的Sea-Bird高级技术培训及研讨会,对自动剖面浮标携带的Sea-bird系列传感器性能、数据处理及校准检测等内容,特别是自动剖面浮标在布放前须对CTD传感器进行清洗,才能确保观测资料的质量等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2017年4月26日

      2017年海洋领域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研讨班学员参观了中国Argo实时资料中心,刘增宏副研究员向学员们详细介绍了自动剖面浮标的测量原理和国内外浮标布放,以及Argo资料的应用等情况,使得学员们对Argo计划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017年4月14日

      中国Argo实时资料中心负责并承办了SOED星火系列之午餐会首次活动,30余人参加了此次专题研讨。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的李宏工程师介绍了其与中国Argo实时资料中心合作开发的全球海洋Argo网格资料集及其衍生数据产品,刘增宏副研究员则详细介绍了从Argo数据接收、解码到资料质量控制及其共享分发的全过程。此次午餐会在帮助青年科技工作者利用Argo资料及其衍生数据产品开展相关基础研究方面,以及加强学科交叉与融合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017年4月13日

      国家海洋局海洋咨询中心苏东莆总工程师一行3人在海洋二所开发处刘奎副处长的陪同下,参观了中国Argo实时资料中心,刘增宏副研究员扼要介绍了中国Argo计划的实施进展,特别是“北斗剖面浮标数据服务中心(中国杭州)”的建设及运行情况。

2017年4月12日

      河海大学海洋学院师生一行35人参观了中国Argo实时资料中心,刘增宏副研究员向来访师生介绍了国际Argo及中国Argo计划的实施进展情况,并对师生们提出的问题逐一做了解答,引起了大家的浓厚兴趣。

2017年3月28日

      厦门大学张文周博士在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SOED)星火系列学术活动—2017年第9次学术论坛上,作了题为“Dynamical processes within an anticyclonic eddy revealed from Argo floats(Argo浮标资料揭示的反气旋涡的动力过程)”的学术报告。

2017年3月25日

      SOED主任在实验室学术年会上作了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16年度工作报告,其中在实验室研究态势—“新技术、新方法、新领域拓展”环节重点提出了Argo平台的发展策略,表示国重室将加大对Argo的支持力度,积极参与BGC-Argo和Deep-Argo等子计划,以加快我国Argo实时海洋观测网的建设进程。

2017年3月23-25日

      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2016年学术年会暨第三届学术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以下简称SOED学术年会)在杭州召开。期间,许建平研究员和刘增宏副研究员分别作了题为“全球Argo实时海洋观测网建设与展望”和“基于观测事实的上层海洋对超强台风苏迪罗的响应及其相互作用的中尺度特征”的学术交流报告。与会领导、专家还考察了中国Argo实时资料中心,并实地观摩了北斗剖面浮标数据服务中心(中国杭州),以及由我国主导建设的南海Argo区域海洋观测网的业务运行情况。

 

2017年3月14-17日

      第十八次国际Argo指导组(AST-18)会议在澳大利亚霍巴特(Hobart)市举行。中国Argo实时资料中心刘增宏副研究员和曹敏杰助理研究员出席了本次会议(应邀出席会议的中国代表还有国家海洋信息中心万芳芳副研究员)。会议期间,刘增宏副研究员还就中国Argo计划15年来所取得的成就以及未来的发展接受了当地媒体的采访。

2017年3月13日

      美国Seatrec公司总裁Yi Chao(赵曎)博士受国重室主任的邀请来访SOED,参观了中国Argo实时资料中心,并与中心负责人商讨了相关合作事宜。期间,赵博士还做了题为“5D ocean as seen by 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s(水下自动观测仪器所描述的5维海洋结构)”,介绍了目前用于长时间立体观测的多种海洋参数的技术手段,包括Argo、水下滑翔机以及水下机器人等,并针对浮标电池寿命短、不易回收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海洋不同水层的温度差进行发电的方法,可以将浮标的使用寿命延长10倍。

2017年3月9-11日

      许建平研究员和孙朝辉高工应邀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中国Argo实时海洋观测网建设规划方案及实施进展工作研讨会”,就3月1日专家评审会期间对两个方案提出的专家意见和建议进行了认真梳理,并对方案做了进一步补充、完善。

2017年3月1日

      联参战保局在杭州召开“中国Argo实时海洋观测网建设规划与实施方案”专家评审会,来自17个部门和单位的近40名领导和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期间,参观了中国Argo实时资料中心,并现场观摩了“北斗剖面浮标数据接收系统”与“北斗剖面浮标数据共享系统”的演示。

2017年2月17日

      受联参战保局的邀请,许建平研究员和刘增宏副研究员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海上观测网建设方案”研讨会,并分别作了题为“主导两洋一海Argo区域海洋观测网建设助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战略实施”和“基于北斗卫星系统的中国Argo实时海洋观测网建设及其业务化运行实施方案”的会议交流报告。

2017年1月19日

      由“财政部2016-2018年中央级科学事业单位修缮购置专项”项目资助购买的一台加拿大高联(Guidline)公司生产的8400B型实验室高精度盐度计运抵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并由国家海洋标准计量中心对该盐度计进行了第三方检测、鉴定和验收。这是中国Argo实时资料中心继2002年之后采购的第二台同类型盐度计,主要用于对剖面浮标观测资料的质量控制,以确保为国内外Argo用户提供高质量的剖面资料。

2017年1月18日

      参战保局陈锦荣副局长一行5人访问海洋二所,中国Argo实时资料中心刘增宏副研究员应邀做了“国际Argo和中国Argo进展”汇报。会后,陈锦荣副局长等视察了中国Argo实时资料中心,拟给予中国Argo计划更大支持。

2017年1月3日

      斯里兰卡水生资源研究与发展署(NARA)主席Dr. Anil Premaratne一行访问海洋二所期间,参观了中国Argo实时资料中心,并听取了有关国际Argo和中国Argo计划实施进展情况的介绍,还就浮标技术和数据处理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上一篇:2018年
下一篇: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