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新闻动态 > 国际合作 >

国际合作

第六次国际Argo科学组会议在法国召开

编辑 :中国Argo实时资料中心    时间 :2004-03-11 20:49:00    访问次数 :

      应国际Argo科学组成员、第六次国际Argo科学组会议地方组委会主席、法国海洋开发研究院教授Desaubies Yves先生的邀请,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许建平研究员(国际Argo科学组成员、中国Argo大型科学观测试验项目负责人),于2004年3月8日 -11日,出席了在法国布雷斯特召开的第六次国际Argo科学组会议。世界上15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派出了约54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结束后,应葡萄 牙海洋合作委员会主席Mario Ruivo教授的邀请,许建平研究员顺访了葡国相关海洋教育和科研机构,并就国际Argo大洋观测与中国Argo计划的执行情况与葡国海洋学者进行了交 流,密切了双方海洋科学家对国际Argo计划的认识和了解,并对中国在大洋观测领域所取得的成就表示钦佩,希望有机会与中方就相关感兴趣领域开展合作。访 问取得了预期的结果。

一、会议概况

      第六次国际Argo科学组会议于2004年3月8-11日在法国布雷斯特海洋开发研究院(IFREMER)属下的极地研究所学术报告厅举 行。来自世界上12个国家(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国、法国、德国、印度、日本、韩国、爱尔兰、俄国、英国和美国等)和一些国际组织(如欧共体、国际 Argo信息中心、JCOMMOPS和ArgoS有限公司等)的54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二、 会议主要议程

      本次会议的目标是要回顾在中国杭州召开的第五次国际Argo科学组会议一年来,各国Argo计划的执行进展情况,以及全球Argo观测网的建设现状和需要Argo科学组解决和协调的相关问题等。会议就如下10项内容进行了交流和讨论:

      1、AST-5会议以来的活动回顾和会议确定的行动计划的执行状况

      2、Argo计划执行状况评估

      3、Argo延时模式资料组的工作状况

      4、Argo浮标技术问题评估

      5、Argo资料系统评估

      6、Argo资料应用评价

      7、Argo计划在更广的GOOS和GCOS计划中的位置以及与CLIVAR和GODAE计划的连接

      8、Argo科学问题的评价

      9、如何壮大Argo队伍

      10、AST成员增补及下届会议

      会议利用三天时间就上述问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讨论。期间,会议组委会还安排法国海洋开发研究院的2位学者做了两个相关的学术报告,即“北 大西洋Coriolis资料集的客观分析:实时质量控制的效果" 和“2002年6月至2003年5月期间Argo剖面资料的四维同化分析"。这也反映了法国对Argo资料的重视和应用程度。会议呼吁各国科学家从不同的 研究领域尝试应用Argo资料,以充分发挥国际Argo计划的作用。

      应国际Argo科学组成员、印度海洋信息服务中心Radhakrishnan Koppillil教授的邀请,第七次国际Argo科学组年会将于2005年2-3月间在印度的海得拉巴举行。

      会议结束后,许建平研究员应加拿大Metocean公司市场部副经理Tony Chedrawy先生的邀请,与参加会议的另一名来自日本海洋科学技术中心的Minato Shinya教授一起,于2004年3月12-13日参观考察了位于洛里昂的Martec公司PROVOR型剖面浮标的研发基地。听取了技术人员对改进型 PROVOR浮标和新型剖面浮标工作性能的介绍,以及观看了相关检测设备和该基地研发的与航海和定位有关的仪器设备陈列品等。Shinya教授和我本人则 就加拿大Metocean公司生产的PROVOR型浮标在海上的工作状况和发现的问题等与相关技术人员进行了交流,希望该基地能向国际Argo计划的参与 国提供高质量、高可靠性的剖面浮标(2004年度我国已向该公司订购10个PROVOR型剖面浮标)。双方均认为,这样的交流对双方都有莫大的帮助。作为 浮标用户,可以进一步了解浮标的生产过程、工作性能和使用或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而作为浮标生产厂商,则可进一步了解用户的需求,以及浮标在使 用或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的故障和问题等,以便改进完善,以进一步提高浮标的使用寿命。

三、 访葡情况

      2004年3月14-16日,应葡萄牙海洋合作委员会主席Mario Ruivo教授的邀请,许建平研究员在结束法国布雷斯特召开的第六次国际Argo科学组会议后,顺访了葡国4个涉及海洋教育和科研的机构,即,渔业海洋研 究所、里斯本大学海洋研究所、海军水文研究所和高等技术学院等。本次访问,得到了我国驻葡大使馆科技一等秘书刘仁清先生的高度重视,并全程陪同。

      葡方接待单位在Ruivo教授的指示下,均作了精心安排,既有情况介绍、又有小组交流,并相互交换了相关研究成果。尽管葡方看来受研究经费 的限制,在物理海洋学研究领域似乎局限于近岸、专属经济区、亚速尔群岛海域和地中海,对外海或大洋海域的调查研究甚少。如渔业海洋研究所仅有一名从事物理 海洋学研究的人员;拥有多艘海洋调查船和调查研究队伍庞大的海军水文研究所也仅有数名物理海洋研究人员。显然,前者主要以近海渔业资源调查研究和渔业资源 的开发为主;而后者则以近海环境调查和海图制作为主。据介绍,该所负责在葡萄牙沿海已建立起DGPS网,并正在开发电子海图系统,供航海使用。里斯本大学 海洋研究所部分科研人员则在从事卫星遥感技术的应用研究,在利用微波遥感研究海洋内波方面已取得较大进展;高等技术学院系统与机器人研究所则重点介绍了该 所研发的水下机器人和表层、次表层自动探测平台的技术性能等,以及将与印度合作开发的多功能剖面探测平台的设计思想和工作原理等。

      许建平研究员在渔业海洋研究所和海军水文研究所应邀介绍了全球Argo海洋观测网的建设现状和中国Argo计划的实施进展情况。对此,葡方 科学家有着浓厚的兴趣,表示尽管葡国还未参加国际Argo计划,但其获取的大量剖面资料对海洋和渔业研究都是非常重要的。访问结束时,许建平研究员还向上 述单位赠送了由中国Argo实时资料中心制作的“全球海洋Argo资料"光盘(收集了1997-2003年间由国际Argo计划成员国在全球海洋中布放的 1000余个浮标的资料)各一套。双方科学家则希望今后有机会在该领域加强合作。

四、 体会和建议

      会议和访问时间是短暂的,交流和讨论的内容也十分有限。许建平研究员深有感触地说,作为一名海洋科技工作者,能有这样的机会与会和顺访,可 以密切国际间和科学家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沟通相互之间的认识和了解,对深刻认识和弄懂一些科学问题或者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显然是有莫大帮助的。 希望国家有关部门能鼓励和支持中国的年轻学者多参加一些国际会议和学术交流,以扩大他们的视野、丰实他们的阅历,对其承担的研究工作无疑会起到积极的帮助 作用。

      其次,自上届会议以来,11个国际Argo计划成员国和团体,以及7个非成员国,已经在全球海洋中布放了上千个Argo剖面浮标。到 2004年2月,由各国布放并在海上正常工作的Argo浮标数量已达1117个,比上年同期增加445个。其中美国493个,居各国之首;日本211个, 位居第二;加拿大(73个)、英国(60个)、欧盟(54个)、法国(51个)、德国(51个)等分别占居了第三到第七位;韩国、印度和澳大利亚则分别占 居了第八、第九和十位;中国13个,居第十一位;第十二到十八位的排名为挪威(9个)、西班牙(7个)、新西兰(3个)、俄罗斯(3个)、爱尔兰(2 个)、毛里求斯(1个)和丹麦(0个)。这里爱尔兰、毛里求斯和西班牙三国是在上届会议以后参与布放Argo浮标的国家。实际上,据一份统计资料表明,自 1999年至2003年底,各国在全球海洋中布放的浮标已达到2062个,但由于浮标布放后受周围环境和电池电压等因素的影响,每个浮标在海上正常工作的 时间有长有短,最短的可能不到一个月,最长的则已超过4年。从目前的技术状况来看,大部分浮标的工作寿命大约为1-2年。因此,提高浮标的使用寿命是各 Argo成员国科学家的共同呼声。

      其三,随着在全球海洋中Argo浮标数量的不断增加,以及浮标在海上长期工作所产生的数据质量问题,国际Argo科学组给予了极大关注,专 门建立了Argo延时模式资料组来讨论和解决这些问题,以确保提供高质量的Argo观测资料。与此同时,国际Argo资料管理组对这些问题同样十分重视, 在每年召开的国际Argo资料管理组年会上均会集中商讨这些问题,寻求解决的途径和方法。我国曾派代表出席了在加拿大渥太华召开的第二次(2002年)国 际Argo资料管理组会议,但2003年在美国蒙特利尔召开的第三次会议中国则无代表参加。显然,这会影响我国Argo资料与国际Argo计划的接轨,以 及中国Argo计划在国际Argo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

     其四,各国已纷纷在将Argo资料尝试应用到海洋和天气业务化预报和科学研究中,已经显示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综观国际Argo计划的进程和各国Argo计划的发展,提出如下4点建议:

      1、中国Argo计划的发展需要国家专项的长期支持。国家Argo协调小组应尽快组织力量,编写专项报告,报送国家相关部门批准实施,以确保中国Argo计划的顺利进展。

     2、在国家专项尚未确定之前,建议国家科技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等继续对中国Argo浮标布放、Argo资料的接收与处理和Argo资料的应用等给予必要的关注和资金支持,以推动中国Argo大洋观测网的建设和Argo资料的应用研究。

     3、国家Argo协调小组应对中国Argo计划的执行进展情况开展定期检查和监督,协调和督促各承担单位的工作,以及帮助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理顺各种关系,积极参加国际Argo计划所举办的各项活动,了解和掌握国际动态,加快我国Argo计划的实施步伐。

     4、加强与美国、法国等浮标生产商的合作,以促进我国自行研制浮标的进程,使之尽快应用到我国Argo大洋观测网的建设中。葡萄牙高等技术 学院系统和机器人研究所在深潜器、自动探测平台等研究方面已有较多的技术积累,建议我国浮标研制单位主动联系,与其合作,以尽快解决目前浮标研制中所存在 的问题,为国产浮标商业化生产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