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新闻动态 > 国际合作 >

国际合作

首届Argo资料应用国际研讨会在韩国济州道召开

编辑 :中国Argo实时资料中心    时间 :2004-09-09 20:54:00    访问次数 :

      由韩国国家气象局(KMA)发起的西太平洋亚洲三国(韩国、中国、日本)“Argo资料应用国际研讨会"于2004年9月5-9日在韩国济州道召 开。应组委会主席、韩国国家气象局海洋气象和地震实验室主任Chang You Soon博士的邀请,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许建平研究员(国际Argo科学组成员、中国Argo大型科学观测试验项目负责人)和童明荣硕士出席了本次 会议。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张义钧副处长和薛惠芬高级工程师列席了会议。

 

一、会议概况

     首届“Argo资料应用国际研讨会"于2004年9月5-9日在韩国济州道西归浦市的韩亚航空(Seogwipo KAL)宾馆举行。来自亚洲太平洋沿岸3国(韩国、中国、日本)的25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其中中国4人、日本4人,韩国17人。

二、会议主要议程

     本次会议的目标是要展示国际Argo计划实施(2000年)以来,亚洲3个国际Argo计划的重要成员国,各自在执行Argo计划中的进 展情况;交流各国在Argo资料质量控制以及应用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果与经验;密切三国在Argo资料应用方面的合作;以及协调在建设全球海洋Argo实时观测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等。

会议利用两天时间就上述问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讨论,共有14名代表作了大会发言,交流和讨论的内容涉及:

     1. Argo计划的实施进展

      2. Argo资料质量控制

     3. Argo资料应用研究的初步成果

     会议还就加强韩、中、日三国在Argo计划中的合作进行了探讨,并拟就了一份合作意向书,内容主要包括:

     1. 加强在Argo资料业务化应用研究和技术方面的相互合作

     2. 加强在Argo浮标投放和Argo资料应用研究等方面的信息交流,以便共享资源和相关技术

     3. 通过Argo专家之间的互访,增进各国最新进展和技术方面的交流

     会议取得了预期的目标。各国代表表示今后应加强三国在Argo计划中的合作与交流,以促进Argo计划的顺利实施。对下一届“Argo 资料应用国际研讨会"的召开时间和地点,韩国气象研究所(METRI)Youn Yong-Hoon教授希望能继续在韩国召开。中国和日本的代表也表示将在合适的时机承办此研讨会,并使之成为韩、中、日三个亚洲国际Argo计划重要成 员国之间进行交流和合作的平台。最后,会议决定,第二届“Argo资料应用国际研讨会"于2005年9-10月在汉城举办。

三、体会和建议

     首届“Argo资料应用国际研讨会"虽然规模不大,但坦诚的交流和热烈的讨论足以让我们获得了大量的信息。本次会议不仅密切了韩、中、日三国科学家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增进了相互之间的了解,也使我们看到了与国外的差距。具体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一)、Argo资料应用研究

     在本次会议上可以看到,来自韩国、日本的许多单位的科学家已经把Argo资料广泛应用到海-气耦合模式、海洋资料同化系统以及海洋和气候业务化预报系统中,并取得了许多试应用研究成果。相比之下,国内使用Argo资料开展相关科学研究的成果还不多见,且在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上,已经落后于韩、日两国。

      (二)、投放Argo剖面浮标

      自2000年底,国际Argo计划正式实施以来,在不到4年的时间里,世界各国在全球海洋上共投放了2000多个Argo浮标,其中在海上正常工作 的有1371个(截至2004年9月10日),实现了45.7%的目标(国际Argo计划打算在2006年前,在全球海洋中保持有3000个浮标)。其 中,日本222个,占16%;韩国40个,占3%;中国10个,占0.7%。由此可见,在亚洲3个国际Argo计划成员国中,我国落后于日韩两国,而且也 落后于印度(41个)。从今后两年的投放计划看,日本将在太平洋和印度洋投放约100个;韩国仅韩国海洋研究开发院(KORDI)就计划投放30个。我国 就目前已获资助的项目来看,在今后两年估计仅能布放4-6个。

     (三)、Argo资料、资源共享

     在日本,日本气象厅(JMA)负责Argo实时资料的处理和分发,日本海洋科技中心(JAMSTEC)负责延时资料的处理和分发,而这两个单位又是日本主 要从事海洋和气候研究的单位;在韩国,其主要的海洋研究机构韩国气象研究所(METRI)就负责Argo实时资料的处理和分发;韩国国家气象局(KMA) 还与韩国海洋数据中心(KODC)合作,建成了一个海洋和渔业应用数据库。上述两国在Argo资料和资源共享方面所建立的合作机制,为推动Argo资料应 用研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此外,日本“新千年计划"所给予的长期经费支持,使得日本Argo计划无论在投放浮标数量还是在资料处理和应用研究方面,处于亚洲各国的领先地位,而且在国际Argo计划中同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相比之下,我国在Argo资料共享方面尚未形成合力,应用研究方面更缺乏经费的支 持。

     鉴于我国与日、韩两国在Argo计划的实施与资料应用研究等方面存在的差距,提出几点对策建议:

    1、中国Argo计划的发展需要国家专项的长期支持。国家海洋局科技司早在2003年已组织国内海洋和气象专家编写完成“中国Argo计划纲要"专题报告。建议以国家Argo协调小组的名义,尽早报送国家相关部门批准实施,以确保中国Argo计划的顺利进展。

    2、在国家专项尚未确定之前,建议国家科技部、国家海洋局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继续对中国Argo浮标布放、Argo资料的接收与处理和Argo资料的应用等给予必要的关注和资金支持,以推动中国Argo大洋观测网建设和Argo资料的应用研究,以便我国的海洋和大气科研人员能迎头赶上,在明年举行的第二届“Argo资料应用国际研讨会"上,能有更多的Argo资料试应用研究成果得以展示。

    3、在Argo资料处理工作方面,应加强科研单位与资料管理部门的互相合作,共同探索Argo资料质量控制的新方法等。并能积极参与国际 Argo资料管理组的活动,以吸取国外同行的经验,少走弯路。值得一提的是,中国Argo实时资料中心组织力量收集每月在海上工作的全部Argo浮标的观 测资料,并绘制每个浮标在其观测期间的T-P、S-P、T-S曲线图和浮标漂移轨迹图等,进行严格的资料质量控制。尽管这种方法费时费力,但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并且受到了日、韩两国科学家的赞许。我们将坚持开展此项工作,以确保提供给广大用户的Argo资料正确、可靠。

    中国Argo资料中心应不定期地举办类似的国内研讨会,一方面向用户进一步宣传Argo计划和介绍Argo资料,并鼓励各科研单位使用 Argo资料;另一方面也给国内的Argo资料用户一个展示其研究成果和开展学术交流的机会和平台。并在合适时机,承办“Argo资料应用国际研讨会", 以促进国内外科学家在Argo资料应用研究方面的交流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