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次国际Argo科学组会议在巴黎召开
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常务秘书长P.A.Bernal博士的邀请,我国派出以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所长张海生研究员为团长,国家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副司长彭以祺高级工程师、国家海洋局科技司周志刚博士和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许建平研究员、朱永灵工程师为团员的5人海洋代表团, 出席了2007年3月在法国巴黎召开的第八次国际Argo科学组年会。
一、 会议简况
第八次国际Argo科学组会议(AST-8)于2007年3月7-9日,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 (UNSECO/IOC)办公所在地举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政府间海委会是本次会议的东道主。会议由国际Argo科学组联合主席 H.J.Freeland博士主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常务秘书长P.A.Bernal博士致欢迎词。来自美国、加拿大、法国、英国、澳 大利亚、日本、德国、印度、韩国、瑞士、中国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等12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38名科学家和政府观察员出席了本次会议(附件一)。

二、 会议议程
第八次国际Argo科学组会议(AST-8)全面回顾了第七次会议以来Argo计划的实施进展情况,并对各参与国的Argo计划执行情况进 行了评估;讨论了下阶段国际Argo计划的工作重点,以及观测资料在区域和全球范围的推广应用等问题。会议中心议题则是如何应对Argo计划从过去的实施 阶段到以后的维护阶段,这一过渡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和机遇。所以,会议的大部分议程都与此主题有关(附件二)。
1、第七次国际Argo科学组会议(AST-7)以来的活动事项;
2、第七次Argo资料管理小组会议(ADM-7)上的相关问题;
3、Argo资料管理现状;
4、国际Argo信息中心(AIC)长期运作经费问题;
5、Argo浮标和传感器技术的改进和开发;
6、Argo应用价值(业务化应用与产品)展示;
7、Argo计划实施进展及面临的问题;
8、Argo扩展业务范围问题;
9、未来Argo会议安排等。
通过与会代表两天半的紧张讨论,就上述问题基本达成了部分共识,有些问题还有待在会后与相关国际Argo计划成员国商讨,还有一些问题则要通过专题研讨的形式统一认识。这些问题主要有:
1、国家拨款:大部分国家的Argo 计划继续由科研拨款支持。但这种拨款方式对维持长达十年以上的观测计划来说是比较困难的,需要寻求一个长期支持的机制。
2、实际应用:人们已经意识到,Argo资料的实际应用对实施Argo 计划的必要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为了更好地了解目前的应用情况以及用户在实际使用中对Argo资料的需求,也为了鼓励Argo与业务中心之间的沟通,应经常性地举行由Argo资料用户代表参加的小型研讨会。
3、Argo信息中心(AIC):除了执行政府间海委会 (IOC)关于施放浮标的第XX-6号决议外,Argo技术协调员(ATC)还开发了一套跟踪浮标的方法,为诸如搁浅浮标的回收等活动提供技术支撑。因 此,设立ATC对Argo计划的长期实施非常重要,应明确技术协调员的后续工作以及与其他JCOMMOPS 的关系,还要明确对AIC的长期支持等。
4、数据质量问题: 最近,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WHOI)Argo计划所布放的一批带FSI传感器的APEX型Argo浮标出现的压力偏移误差问题,更说明了一个问题,即对Argo在快速诊断和纠正数据质量问题上应该更加主动和给予高度重视。
5、参考数据:Argo剖面浮标最初的数据质量问题是由生物污损 引起的盐度漂移的测定和调整。就延迟模式的质量控制而言, Argo需要一个高质量的包括CTD数据(尤其强调的是要含有最新观测数据)的全球数据库作为参考数据集。另一个与此相关的问题是,需要探索由近期布放的 Argo浮标所获取的数据用来校正早期浮标观测数据的可行性。
6、延长浮标寿命:考虑到Argo计划的长期维持,以及在远洋区域布放浮标的困难,需要把Argo浮标的寿命从目前的2年延长到4年左右;并随着技术的改进,Argo浮标的寿命延长到6年左右还是有可能的。
7、Argo浮标上的新传感器: 为提升Argo计划的科学价值,目前的Argo剖面浮标也为装载更多的新颖传感器提供了潜在的平台。不过,无论增加任何一种新颖传感器都必须非常慎重,不 能影响到当前Argo的核心能力,也包括浮标的寿命。本次会议上提出了一项关于在Argo浮标上装载溶解氧传感器用来评估全球海洋摄入CO2的实验计划的 建议,还有待进一步商讨。
根据会议要求,各参与国均以书面形式提交了国家Argo计划实施状态报告(附件三为由我国提交的“Argo计划实施状态报告")。通过评估发现,尽 管在各国的共同努力下,已经在全球海洋上布放了近4500个Argo浮标,目前在海上正常工作的浮标数量也已达到了2804个(附件四),距离Argo计 划提出的由3000个浮标组成的全球Argo实时海洋观测网的建设目标已十分接近。但是,这些浮标的分布密度还不够均匀,在南大洋海域的浮标数量也还明显 偏少。因此,会议要求各国尽可能在南大洋海域多放浮标;而一旦全球Argo实时海洋观测网全面建设,每年仍需要布放约800个浮标才能维持该观测网的正常 运行。所以,会议要求各国再接再厉,寻找能长期支持该计划的资助渠道,共同为维持这一计划做出贡献。
此外,会议还专门通报了目前国际Argo计划办公室的日常运作所遇到的经费短缺问题。在国际Argo计划实施之初,为了执行联合国政府间海委会 (UNESCO/IOC)制订的XX-6决议,以便在“国际海洋法"的框架内合法地布放浮标,以及协调各成员国的浮标布放计划和发布相关信息等,Argo 科学组(AST)决定雇佣一名技术协调员(ATC)来承担此项工作。另外,还设立了一名Argo计划办公室主任(后因经费问题此职位目前暂缺)。随着全球 由3000个浮标组成的Argo实时海洋观测网即将建成,且参与该计划和布放浮标国家的不断增加,以及经常出现浮标漂移进入沿海国家的专属经济区或领海水 域等,协调任务日趋繁重。为此,AST计划在时机成熟的时候恢复Argo计划办公室主任的职位,以加强与各成员国之间的联络和交流。然而,目前仅有的一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雇员(Mr. Mathieu Belbeoch),即ATC ,却面临着因资金短缺而被解聘的困境。所幸美国Argo计划资助经费的及时到位,才算保持了这一职位。但UNESCO裁定要为该职位建立一个“保障基 金",以防止今后再发生类似情况。不过,根据目前的经费资助情况来看,即使美国下次能提前拨款,AIC也会在2008年初面临因建立该保障基金而引起的财 政问题。尽管也有设想通过扩大JCOMMOPS来建立Argo计划的长期管理机构,但这些努力都改变不了AIC面临的短期经费危机。
由AST提供的一份AIC年度财务状况报告表明,在过去的几年中,AIC的运作经费主要由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英国和美国等5个国家提供,每年 的资助总额约为210,000美元。目前大约有23个国家和团体参与施放Argo浮标,但仅有上述5个国家提供维持AIC的经费。因此,AST向各国际 Argo计划成员国发出呼吁,为了保证AIC办公室和Argo计划的正常运作,现在急需增加经费资助国。如果没有新的经费来源,AIC在2008年将陷入 严重的财政困难。
三、体会与建议
从本次会议所反映的情况来看,国际Argo计划已经得到愈来愈多沿海国家的重视和支持,Argo资料的应用研究也已经得到世界上众多国家海洋和大 气科学家的认同,并正在掀起一股应用研究的高潮。但相比之下,我国的Argo计划进展十分缓慢,不仅布放的浮标数量有限,而且Argo资料的应用研究还未 得到应有的重视。到2006年底,我国总共布放了35个浮标。目前在海上正常工作的浮标仅有14个(其中2个进入菲律宾海湾搁浅),而美国则有1488 个,日本380个,法国189个、德国145个、韩国104个、澳大利亚116个、英国92个、加拿大91个、印度76个。
2007年又是国际Argo计划实现其在全球海洋中建成由3000个浮标组成的实时海洋观测网的关键一年,而我国有计划布放的浮标数量却依然十分有 限。尽管“中国作为一个海洋大国,不仅要积极参与布放浮标,以尽到一个成员国的义务,还应及时收集和积累在全球海洋上的Argo资料,弥补我国过去对深海 大洋调查研究的不足,推动我国海洋科学发展" 的呼声十分高涨,海洋和大气科学领域的专家学者也对由Argo剖面浮标所带来的这场“海洋观测技术革命",以及由国际Argo计划给海洋科学发展所带来的 这次难得机遇充满憧憬,但中国Argo计划至今仍未能获得国家专项的支持,步履十分艰难已经是不争的事实。随着我国有关部门早期资助项目的相继结题,一些 尚在海上工作浮标的数据接收面临资金短缺的困境,这支刚建立起来的Argo调查研究队伍更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为此,提出几点对策建议,供有关部门参 考。
1、中国Argo计划的组织实施,并能跟上全球Argo实时海洋观测网建设的步伐,应通过国家设立专项来支持。正如本次会议所提出的,目前大部分国 家的Argo 计划大都采用科研拨款支持,这种拨款方式对维持长达十年以上的观测计划来说是比较困难的,需要寻求一个长期支持的机制。全球Argo实时海洋观测网的长期 维持需要各成员国的共同努力,适时补充浮标、及时接收资料和质量控制等日常工作的开展,需要国家不间断的、长期的经费支撑。
2、加强和重视Argo资料的应用研究,特别是在海洋和天气业务化中的应用。世界上已经有许多国家的业务部门尝试把Argo资料应用到海-气耦合模 式、海洋资料同化以及气候业务化预报系统中,应用前景十分看好。我国的科研机构和业务管理部门应加强交流与合作,积极推进Argo资料应用研究的步伐。
3、积极争取承办第三次国际Argo科学研讨会,以尽一个国际Argo计划成员国的义务;同时,借机吸引更多的海洋和大气科学家从事Argo资料的应用研究工作,推动我国海洋科学,特别是深海海洋科学的发展。
我国作为Argo计划的成员国,在过去几年中,曾承办过两次Argo科学组和Argo资料管理组年会,为推动Argo计划的进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目 前,Argo资料的应用研究已经得到了国家科技部、国家海洋局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部门的高度重视。况且积极参与全球Argo实时海洋观测网建设, 并以此作为我国开展深海大洋调查研究的切入点,促进我国海洋和大气科学领域的发展在海洋科学界已经基本达成共识。可见,更多地承担一些成员国的责任和义 务,还可以提升我国在国际Argo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为此,建议中国Argo实时资料中心从国家科技部和国家海洋局等部门资助的与Argo计划有关的项 目经费中,每年挤出1万美元(折合约77000元人民币)支付国际Argo计划协调费,以缓解目前AIC遇到的经费短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