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新闻动态 > 国际合作 >

国际合作

第八次国际Argo资料管理组会议在霍巴特召开

编辑 :中国Argo实时资料中心    时间 :2007-11-23 21:15:00    访问次数 :

      第八次国际Argo资料管理组会议于2007年11月13-16日在澳大利亚霍巴特召开,会议由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下属 的海洋与大气研究所(CMAR)承办。受本次会议组织者Ann.Thresher博士的邀请,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刘增宏助理研究员代表“中国 Argo实时资料中心"出席了本次会议,同时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向文熙副主任和纪风颖博士也应邀参加了本次会议。

一、 会议概况

     第八次国际Argo资料管理组会议由Argo资料管理组联合主席—法国海洋开发研究院(Ifremer)的Sylvie Pouliquen女士和美国短期数值气象与海洋中心(FNMOC)的Mark Ignaszewski博士主持,会议之前还召开了第一次Argo区域中心会议(13日)。会议的召开正值全球3000个浮标组成的Argo实时海洋观测 网建成之际,所以会议吸引了来自世界上10个国家(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国、法国、美国、英国、日本、韩国、印度和德国)的47名代表参加,其中中国代表3人。

二、 会议议程与讨论要点

     1、 Argo区域中心会议

     Argo区域中心会议围绕各区域中心(包括北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南大西洋及南大洋5个区域中心)的现状、遇到的困难、未来计划、质量控制、相关产品的开发、参考数据集的收集,以及用户和PI的反馈信息等议题展开了讨论。概述如下:

     大西洋Argo区域中心分为南、北大西洋两个区域中心,分别建在美国AOML和法国Coriolis资料中心。主要负责大西洋Argo浮标布放的合 作、大西洋Argo浮标观测网运行状况的监测、延时模式质量控制方法研究、参考数据集的改进、区域中心成员间的数据共享以及大西洋数据产品的开发等。大西 洋Argo区域中心的成员大多来自欧盟,其运行状况较好,并且已经组织召开了两次区域中心研讨会。Coriolis资料中心利用Argo资料结合XBT、 CTD及锚碇浮标的资料,获得了大西洋三维温、盐度周平均分析场;AOML资料中心利用Argo剖面资料制作了大西洋混合层及温、盐度季节性气候态分布图 集等。

     印度洋Argo区域中心的建设主要由印度海洋信息中心(INCOIS)承担,目前该中心主要负责印度洋Argo浮标运行状况的监测,收集印度洋的Argo浮标资料和CTD资料,并对参考数据集进行更新,利用Argo资料制作SSS、SST及海水热容量等产品。

     目前,已加入或准备加入太平洋Argo区域中心的国家主要有美国、日本、澳大利亚、韩国和中国等国,该中心由美国夏威夷大学国际太平洋研究中心 (IPRC)负责建设,中心网址为:http://apdrc.soest.hawaii.edu/argo/。承担的主要任务有:监测太平洋的Argo 浮标观测网,对该海区的Argo资料与CTD资料进行比较和评估,向投放浮标的负责人(PI)提供信息反馈和制作相关的资料产品等。目前该中心提供的产品 主要包括全球中/表层流速,温、盐度场,以及太平洋温盐度场异常等;此外,该中心还负责更新太平洋参考数据集,用于太平洋海域Argo资料的延时模式质量 控制。

     南大洋Argo区域中心主要由英国海洋资料中心(BODC)负责建设,目前承担的主要任务有:南大洋Argo浮标观测网的监测和更新南大洋的参考数据集等。同时,该中心还把Argo资料同化进入海洋-大气预报模式(FOAM),得到了南极的温、盐度和流场。

     2、 资料管理组会议

     资料管理组会议的主要议题包括:第8次国际Argo科学组会议的反馈信息、Argo计划的现状及其与用户的联系、实时/延时数据管理、数据格式、 Argo轨迹数据、Argo参考数据集,以及全球Argo数据集等。本次会议集中了各国Argo资料中心及全球资料中心的资料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针对 Argo资料实时/延时质量控制、数据格式及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讨论。概述如下:

     (1) 国际Argo计划现状

     2007年11月,全球大洋中正常工作的浮标已经达到3000个预期目标,实际投放的浮标总数已达5000余个,累计获取了36万余条温、盐度剖 面,其中16万条剖面已经过延时模式质量控制。国际Argo计划的参与国不断壮大,肯尼亚、厄瓜多尔、加蓬、摩洛哥、象牙海岸、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多 米尼加共和国及哥伦比亚等国都有意向参与国际Argo计划,并将为浮标投放或浮标回收作出贡献。美国、法国、澳大利亚、英国、印度、日本、韩国、加拿大和 中国已经建立了国家Argo资料中心,并能业务化地向全球资料中心上传经质量控制的浮标资料。AIC已经建立了监测搁浅浮标的管理系统,目前全球海洋上约 有50个浮标正等待回收,30个浮标已经成功回收。AIC正在建立浮标进入专属经济区后的处理机制,并将建立对进入专属经济区的浮标及时通报相关沿海国家 的管理机制。

     (2) 实时资料管理

     随着实时质量控制过程的不断完善,Argo实时资料的质量已经明显得到改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FNMOC的Mark Ignaszewski博士报告了GTS上Argo资料的质量问题,如有些浮标没有按照GTS的格式把压力转换成深度;还有的资料中心没有把资料及时上传 到GTS上。法国Coriolis资料中心的C.Coatanoan女士依据资料管理小组第七次会议的要求,展示了各国资料中心对一些有问题的Argo资 料实时质量控制的结果。可以看到,各国资料中心对同一个浮标资料进行质量控制时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原因在于有些国家资料中心的实时质量控制软件存在问题, 有待进一步改进完善。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的John Gilson博士介绍了先前被发现SOLO型浮标压力观测误差的校正进展情况。

     (3) Argo轨迹资料

     英国南安普顿海洋中心的Brian King教授介绍了自上次会议以来Argo轨迹的进展情况,同时展示了最新开发的Argo浮标漂移轨迹校正方法,用其方法估算的浮标上浮位置和下沉位置 95%的误差在2.3km范围内。法国Coriolis资料中心的T.Carval博士介绍了针对PROVOR型浮标的轨迹校正工作。

     (4) 延时模式资料管理

     Argo延时模式质量控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约43%的Argo资料进行了延时模式质量控制,但仍有些资料中心的进展情况并不理想,许多准Argo 浮标的观测资料还未进行延时模式质量控制。Dean Roemmich教授介绍了延时模式质量控制资料延迟状况;Annie Wong博士介绍了新的盐度校正方法OW的测试结果,这些结果来自不同国家延时模式质量控制技术人员的反馈信息,表明,OW方法能取得较好的盐度校正效 果,而且还能处理那些温度反转的剖面。同时,Annie Wong博士还介绍了南大洋,特别是南极绕极流区Argo浮标的盐度校正技巧。针对延时模式质量控制的参考数据集,法国Coriolis资料中心的 C.Coatanoan女士介绍了大西洋参考数据集准备情况,并表示将在2008年3月向用户提供大西洋的参考数据集;而日本JAMSTEC的 T.Kobayashi博士介绍了为OW方法准备的SeHyD和IOHB数据集的情况。

三、体会和建议

     通过本次会议,我们意识到,随着全球海洋上Argo浮标的不断增加,如何对Argo资料进行有效管理(包括实时接收、质量控制、资料上传和分发等) 已愈来愈受到各Argo计划成员国的重视。由于Argo资料的格式和质量控制步骤相对比较完善,所以本次会议基本没有对数据格式和质量控制步骤进行修改的 提议。但是,有些国家资料中心的质量控制软件还存在问题,其发布的资料可能会存在质量问题,所以用户在使用的时候还需要特别注意。

     延时模式质量控制工作较为顺利,但也受参考数据集或人力资源的限制,仍面临较大的挑战。Annie Wong等人开发的OW方法已经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特别是该软件能处理温度反转的剖面,能根据浮标电导率的时间序列,自动分割序列进行校正。中国 Argo实时资料中心仅对该软件进行了试运行,目前还没有正式投入使用,这也是我们接下去需要做的工作。

     会议期间,英国南安普顿海洋中心的Brian King教授报告了由我国发布的Argo轨迹文件同样存在质量问题的情况。经检查,为相关处理软件出错所致。中国Argo实时资料中心的技术人员及时修改 了相关程序,目前该问题已经得到圆满解决。这也反映了我们对发布的资料未进行仔细检查校核,致使上述问题未能及时发现。

根据我国Argo资料管理的现状,并结合本次会议达成的共识,就如何加强Argo资料的质量控制工作等提出几点建议:

     1、 强化Argo资料的质量控制工作

     由于各国Argo资料质量控制系统的不一致,导致Argo资料的质量参差不齐,用户在使用这些资料的时候,需要特别注意;有必要的话,可以做进一步 的质量控制。我国正在执行的多个与Argo有关的研究项目,均会使用Argo资料,故应对资料的质量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也希望有关部门重视和加强对 Argo资料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增加人力和物力的投入,使我国在Argo资料处理方面更上一个新台阶。

     由于各国Argo资料质量控制系统使用不同的操作系统或编程语言,有些国家资料中心的程序存在着某些缺陷,导致资料质量参差不齐,为此,建议国际Argo资料管理组能开发一套统一的标准质量控制软件,来检验各国资料中心的质量控制系统,并帮助他们改进和完善质量控制系统。

     2、继续投放Argo浮标

     2007年11月1日,全球Argo海洋实时观测网正式宣告全面建成,同时该观测网将至少维持十年,许多Argo计划成员国每年仍将投放大量浮标以 维持该观测网的运行。而我国在2007年却没有投放一个浮标,未来几年内计划投放的浮标数量也十分有限,直接影响到我国在国际Argo计划中的地位和声 誉。为此,我们强烈呼吁有关部门加大对我国Argo计划的投入,避免再一次失去参与大型国际海洋观测计划的机会。

                                                                                                                              刘增宏 整理  

                                                            二OO七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8
9
现场图片一
现场图片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