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科研人员访问斯里兰卡NARA
2016年5月9-13日,为推动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SIO)在印度洋地区开展全方位的海洋科学研究,保障我国“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在印度洋的落实,经国家海洋局国际合作司的批准,科技处副处长曾江宁研究员率海洋二所代表团对位于科伦坡的斯里兰卡国家水产资源研究与开发署(NARA)进行了学术交流访问。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杨劲松研究员、王俊副研究员,以及海洋生态与生物地球化学实验室的陈建芳研究员、冉莉华副研究员等5人随团访问,中国Argo实时资料中心的卢少磊研究实习员随团参加了本次访问活动。
1、访问概况
交流访问活动主要分3天进行,第一天NARA主席Anil Premaratne博士主持了欢迎SIO科学家的访问仪式,并与曾江宁研究员分别介绍了NARA和SIO的基本情况;之后双方学者就沿岸海域物理海洋、海洋化学和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对季风的响应、国际Argo计划现状及数据应用和海洋渔业资源预报等方面做了学术交流;第二天实地考察了位于科伦坡南部城市Beruwala的海洋观测中心及其“Samudrika"号近海海洋科学考察船;第三天双方科学家就在斯里兰卡南部上升流海域物理、化学和生物地球化学耦合关系,在孟加拉湾、阿拉伯海等海域布放Argo浮标和印度洋卫星遥感观测等双方共同关注的学科问题探讨了合作的可能,并参观了NARA各个部门与实验室。
图1 会议交流现场
2、讨论要点
(1)Argo方面
2012年,斯里兰卡渔民曾意外打捞到了一个由中国Argo实时资料中心布放在印度洋的Argo浮标,最终由NARA下属单位国家海洋学和海洋科学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 and Marine Sciences,NIOMS)派出船只和技术人员将该浮标布放在斯里兰卡东南海域,并由AIC(Argo Imformation Center)给浮标重新命名(WMO编号由原来的2901515号更改为2902365),作为中国Argo计划赠送给斯里兰卡、并成为该国布放的第一个Argo剖面浮标。双方根据以上合作基础,就在孟加拉湾、阿拉伯海等海域布放Argo浮标的合作可能进行了讨论。据NARA工作人员Ruchira先生介绍,自2013年开始,该单位就与法国合作在斯里兰卡周边海域布放Argo浮标,因此与中国合作布放浮标不成问题,但对斯里兰卡来说,自己购买浮标布放存在较大困难。目前双方在这方面的合作只能围绕着中国提供Argo浮标,再由NARA联系斯里兰卡国内相关单位布放(若浮标布放在斯里兰卡沿海海域可由NARA的“Samudrika"号近海海洋科学考察船完成,若布放在远洋海域,则需要海军船只进行布放)为主。
图2 访问团成员与NARA主席Anil Premaratne博士合影
另外,在与NARA研究人员的讨论中了解到,Argo资料也被应用到斯里兰卡周边海域的海洋预报模式中,而研究人员主要关心其对潜在渔场预测预报的影响;另外NARA研究人员也利用Argo剖面资料计算孟加拉湾海域混合层深度的变化。而中国Argo实时资料中心利用Argo资料在海洋上层对台风的响应、海洋热盐含量、海洋网格资料的制作等方面的研究已经积累了大量成果。虽然目前双方的研究重点并不相同,但都对Argo资料在防灾减灾方面的应用感兴趣,因此双方在Argo资料应用方面有着广泛的合作前景。
(2)联合调查方面
双方还就开展夏季风在斯里兰卡南部海域引起的上升流物理、化学和生物地球化学耦合作用开展长时间序列的观测与研究等方面表达了合作意愿,并系统考察了NARA的“Samudrika"号科考船,详细了解了该船的各种设备指标,也计划利用该船在斯里兰卡南部上升流海域布放物理海洋和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观测锚系,并进行卫星同步观测。
3、体会与建议
(1) 尽早组织建设“印度洋孟加拉湾/阿拉伯海Argo区域海洋观测网"
根据本次访问双方就Argo合作方面达成的初步成果,建议相关部门尽早着手在印度洋相关海域布放Argo浮标,争取在孟加拉湾和阿拉伯海海域每年布放约10-30个浮标(可适量布放一些国产Argo浮标),最终能维持一个由80个浮标组成的“印度洋孟加拉湾/阿拉伯海Argo区域海洋观测网"。如此即可为两国间的其他相关合作提供基础资料,同时又为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提供海洋环境保障必要的数据基础,有助于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在印度洋的落实推进。
(2)重视相关专业技术岗位的设置,制定合理的考核制度
在参观NARA各个实验室的过程中,SIO访问人员发现虽然其实验室条件较为简陋,但工作人员都能按照实验室相关制度井然有序地工作;他们虽缺少先进昂贵的科学仪器,但一些最基础的实验室指标均能够很好的完成。如他们的生态实验室所有仪器价值可能不超过20万人民币,但生物化学的主要指标均可测试,且比较规范,这与他们有一批日常只负责实验室测量工作的固定技术人员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