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资讯 > 技术通告 >

技术通告

太平洋Argo三维网格资料集(第二版)发布

编辑 :中国Argo实时资料中心    时间 :2017-07-08 09:10:07    访问次数 :

      2017年6月,太平洋Argo三维网格资料集(GDCSM_Argo)第二版已提供在线下载服务。该数据集是利用基于梯度依赖相关尺度的最优插值客观分析方法构建次表层(10~2000 m)三维网格数据的,并基于一个温度参数模型推算表层温度场,以及采用Akima外插法获得表层盐度场,其中,初始场的构建、相关尺度的计算及模型参数的确定等都完全基于Argo资料本身,并未采用其他观测资料。该数据集的时间范围为:2004年1月~2015年12月;时间分辨率:逐年逐月;空间范围:120oE~70oW,60oS~60oN;空间分辨率:1o×1o(经向:119.5:1:290.5;纬向:-60.5:1:59.5);垂向标准层为:0m, 10m, 20m, 30m, 50m, 75m, 100m, 125m, 150m, 200m, 250m, 300m, 400m, 500m, 600m, 700m, 800m, 900m, 1000m, 1100m, 1200m, 1300m, 1400m, 1500m, 1750m, 2000m,总共26层;包含变量:温度、盐度、深度、时间、经度和纬度。

      该数据集的第一版曾于2013年9月发布,采用了太平洋海域(120oE~70oW,60oS~60oN)2004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由自动剖面浮标观测的温、盐度资料,并进行了温盐范围检验、冰点检验、温盐梯度检测及水深递增检验等质量再控制;利用既简单经济又能产生较合理分析结果的Cressman逐步订正方案,来构建Argo次表层(10~2000 m)温、盐度网格化资料集的初始场。第一次迭代采用了相对较大的影响半径,之后随着迭代次数的增加,影响半径逐渐减小;基于梯度依赖相关尺度的最优插值客观分析方法构建次表层温盐场,其中温盐度梯度由WOA09多年月平均数据计算得到;结合温度参数模型(以混合层深度、温跃层下界深度、温跃层梯度为主要参数)和Akima外插法推算表层温、盐度数据。该数据集时间分辨率为月平均;垂向(0~2000 m)26层;水平分辨率为1o×1o,经、纬方向上的格点数分别为172和121;以MATLAB格式存储。第二版则在第一版的基础上,改进了背景场和温盐度梯度的计算方法:相比Cressman逐步订正法,利用订正效果更好的最优插值客观分析方法形成客观分析的初始场;借助于客观分析的背景场,即Argo资料多年月平均数据计算温盐度梯度数据,用作梯度依赖相关尺度参数,更好地保证了Argo资料的独立性。另外,Argo剖面资料的质量再控制中增加了两倍方差剔除尖峰数据的模块,同时网格资料集时间范围延长至2015年12月,其他均不变。

      该数据集及用户使用说明手册可通过中国Argo实时资料中心官方网站(http://www.argo.org.cn/)免费下载获取,其采用的质量控制方法以及客观分析方法将会不断改进和更新,欢迎广大用户建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