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太平洋Argo剖面浮标观测及其应用研究
编辑 :中国Argo实时资料中心 时间
:2007-09-03 12:05:00 访问次数 :
本项目将通过在西北太平洋海域投放适量Argo剖面浮标,补充和维持我国的Argo大洋观测网,确保我国在国际Argo计划中的地位,有权利继续共享全球海洋中Argo剖面浮标的观测资料,为国内用户提供高质量的Argo资料,以促进Argo资料在我国海洋和大气科学领域的广泛应用。同时,项目拟采用Argo资料,并与遥感资料和其它海洋观测资料结合,运用业已成熟的数据融合技术,再结合数值模式,深入研究西太平洋(特别是暖池区)的多尺度海气相互作用过程,以提高我国台风、季风降水和ENSO(厄尔尼娜和南方涛动)等的预报水平。
本项目由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负责,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和国家海洋局南海预报中心共同参与。项目研究周期为两年(2007-2008年),其主要研究内容有:
1、从美国引进10个APEX型Argo剖面浮标,并布放于西北太平洋暖池海域;同时,进行现场CTD仪和ADCP的比较观测。
2、利用质量控制后的Argo剖面资料结合多源卫星遥感资料,研究数据融合算法,建立融合模型。
3、利用Argo资料对全球海洋连续、同步、高分辨率的三维监测能力,结合风场、海表温度、高度计等多种遥感资料,分析西太平洋海区(特别是暖池区域)上层结构的时空分布和演变规律等;在此基础上,结合数值模式,深入探讨西太平洋海区的多尺度海气相互作用过程,开展Argo资料在海洋业务化预报中的试应用研究,为我国海洋、天气气候的预测预报等业务化应用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