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Argo区域海洋观测网运行现状
在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的资助下,中国Argo于2016年9-11月期间在南海中部海盆区域布放了10个国产北斗(HM2000型)剖面浮标,并通过“北斗剖面浮标数据服务中心(中国杭州)”提供的浮标信息与数据接收、解码、质量控制和分发共享服务,与国际Argo计划和世界气象组织(WMO)成员国开展了部分观测资料的共享试验,得到了国际Argo组织的接纳和认可,使HM2000成为我国第一批进入“全球Argo”实时海洋观测网的自动剖面浮标,同时也开启了我国建设南海Argo区域海洋观测网的序幕。
截至2017年8月底,国际Argo计划官方网站公布的全球海洋归属该计划的自动剖面浮标数量的历年统计结果表明,自2000年以来,在南海海域共布放了110个自动剖面浮标,其中的100个是由美国布放的采用ARGOS卫星(少数为IRIDIUM卫星)通讯的APEX型剖面浮标,10个是由我国布放的采用北斗卫星通讯的HM2000型剖面浮标。这些浮标共获得12800余条温、盐度剖面(图1),其中美国共获得11600余条剖面(其中3000余条剖面只提供了温度信息),我国共获得1200余条(其中480余条与国际共享)。
图1 南海所有浮标观测的剖面位置分布(截止2017年8月底)
目前,在南海海域仍有12个自动剖面浮标在海上正常工作(图2),其中8个由美国海军布放,4个由我国Argo布放。
图2 南海剖面浮标最新位置(截止2017年8月底)
我国在南海布放国产剖面浮标、并与国际社会共享观测数据,使得美国海军在南海布放自动剖面浮标的活动有所收敛(2017年1月以来仅发现布放了2个浮标),但我国还没有从根本上扭转南海Argo区域海洋观测网长期由域外国家建设与维护的被动局面。目前在南海活跃的4个北斗剖面浮标,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逐渐停止工作,且南海现有活跃浮标的数量还没有达到“全球Argo”计划提出的维持22个正常工作浮标的建设目标。此外,从近两年国际Argo指导组(AST)会议的议题来看,南海Argo区域海洋观测网极有可能成为目前由日本和美国牵头负责的太平洋Argo区域中心管理的一部分。
需要指出的是,这些由美国海军布放的自动剖面浮标,其最大观测深度仅为1200米或1500米,漂移深度1000米或1200米,个别浮标的漂移深度甚至仅为100米;观测周期约48小时或96小时,即每隔2-3天从水下(如1200米深度)浮到海面一次,向ARGOS卫星(或IRIDIUM卫星)发送观测数据。自2000年以来,每年在海上正常工作的自动剖面浮标基本维持在8-12个左右,数量最多时曾达15个。在这些浮标中,少数已经使用了铱(IRIDIUM)卫星通讯,可以方便地通过卫星向浮标发送更改观测参数(如漂移深度、循环周期、高分辨率剖面深度等)的指令,与常规利用ARGOS卫星通讯的浮标相比,可以获取更多的南海现场观测数据,特别是2016年6月21日投放的2902047号浮标,其观测周期仅为48小时。而且,这些由美国海军布放的专用浮标,其中一部分浮标每隔3天循环一次,向ARGOS卫星发送测量数据;有些浮标的剖面测量周期则为4天,在观测完一条深层剖面(如1200米)后,会从海面下潜至150米深度左右,再回升至海面进行加密观测。美国海军在南海布放的这些浮标,每隔3-4天观测的一个深水剖面资料,通常会提交给国际Argo信息中心(AIC)和全球Argo资料中心(GDACs)公开发布,供各国共享。但对加密(每天或每隔两天一次的观测剖面,或者每天一次从海面到150米深度内的)观测资料,则未见公开发布。
鉴于上述情况,我国应加大南海Argo区域海洋观测网建设的投入力度,增加浮标布放数量,使南海Argo区域海洋观测网完全由我国主导建设和维护,并尽可能吸收其他周边国家参与,从而达到把域外国家挤出南海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