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新闻动态 > 国际合作 >

国际合作

第六届全国海洋资料同化会议在湖南长沙顺利召开

编辑 :中国Argo实时资料中心    时间 :2011-06-02 22:08:00    访问次数 :

      为了促进海洋资料同化技术在科学研究和业务化领域的应用,以及为我国在此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学生提供一个探讨新思想和交流新动态的平台,国家海洋局和中国科学院等下属相关单位于2011年5月30日-6月2日在湖南长沙市共同举办了第六届全国海洋资料同化研讨会。来自海洋、大气等科学领域的的50多 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

一、会议概况

     第六届全国海洋资料同化研讨会由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主办,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和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 研究所等单位协办。会议由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万莉颖副研究员主持,国家海洋信息中心马继瑞研究员和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王东晓副所长分别代表承办单 位讲话,并分别对本单位在海洋资料同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方面的工作作了简要介绍;他们希望通过这次学术研讨会,能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探讨各种学术问题,从 而进一步提高我国在海洋资料同化领域的学术水平。他们的讲话得到了全体与会代表的共鸣。

     来自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南京大学等单位的20多位与会代表做了大会报告。在此次会议上,与会者不但充分 交流了各自在海洋资料同化领域的研究心得和取得的初步成果,还对目前国内计算机并行运算现状和海洋资料信息的接收和利用进行了交流。大会主办方还邀请了日 本气象厅的Masafumi KAMACHI研究员和Sino-French IT 自动化研究所的Thomas Corpetti研究员做了大会特邀报告。

     经过全体与会人员的共同努力,第六届全国海洋资料同化学术研讨会取得了圆满成功。第七届全国海洋资料同化学术研讨会将由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负责承办。

二、会议主要议程

     本次会议主要围绕海洋大气模式中数据同化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展开,日本气象厅的Masafumi KAMACHI研究员介绍了一种非线性非高斯约束三维变分同化方法,在同化温盐资料时加入密度约束,保证上层密度总是小于下层,并针对黑潮流域的狭窄锋面 结构附近进行数据同化实验;Sino-French IT 自动化研究所Thomas Corpetti研究员的报告,展示了他们通过同化由多模态地转卫星观测反演的洋流数据来估计缺测数据的研究成果;国家海洋信息中心马继瑞研究员的报告阐 述了海洋数据同化研究与海洋模式开发的关系;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周广庆研究员作了基于IAP第四代大气环流模式的耦合气候系统模式的初步评估报告;中国 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朱江研究员介绍了综合利用海洋和大气观测的耦合数据同化方法,利用海洋与大气耦合模式进行ENSO预报;闫长香博士介绍了一个印度 洋和西太平洋数据同化系统,此系统采用了HYcom模式和ENOI数据同化方法;国家海洋信息中心的李冬研究员作了基于扩散滤波的多尺度三维变分方法研究 的报告等,还有参会人员分别介绍了关于模式及应用、雷达资料及海洋底摩擦参数同化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此次会议共有21篇报告参与了大会报告与交流,其中4篇涉及Argo资料的评估和应用。如,国家海洋信息中心韩桂军研究员作的题为“评估Argo资料在太 平洋海洋再分析中的作用"的报告,通过一系列数据同化孪生试验,对Argo资料在太平洋海域海洋再分析中的作用进行了评估。试验结果表明,Argo资料对 改进海洋温度场、盐度场和流场的再分析效果显著,通过同化Argo资料,海洋再分析结果能够较准确的反映出包括年际变化在内的温度、盐度和流场的变化特 征。

三、体会与建议

     这次会议充分展示了参会单位近两年来在海洋模式和资料同化方面的应用和进展,会议议题比较广泛,报告内容丰富,代表面广,且以年轻学者为主。从本次会议情 况来看,Argo资料在海洋和大气模式中的应用已经比较普遍,但是由于国内模式的研究和开发能力不足,海洋模式的自身误差大大干扰了数据同化结果的对比分 析,从而限制了数据同化技术的研究进程。同时,由于海洋观测资料与大气观测资料相比无论在时间还是空间上都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还远远不能满足海洋模式对 比验证的需要。

     数值预报或再分析的效果取决于海洋模式的开发、观测数据和海洋数据资料同化方法的优劣,三者缺一不可。在有关具有业务化背景的科研项目中,对海洋数据同化 提出的要求是“同化后温度、盐度均方根误差减少10%以上"。如果开发的模式误差很大,远远偏离实际情况,那么基于开发这样的海洋模式进行同化,将会远离 海洋环境的实际状况。同时也无法判定分析以及研究改进所采用的数据同化方法。从参会文章来看,我国现有的研究所采用的海洋模式基本都是照搬国外的模式,能 稍作改进的都很少见。由此可见,我们在模式理论上的研究,还和先进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另外,近两年来在数据同化方法改进方面的研究亦不多。与会专家一致 认为,主要是模式的局限和海洋资料的欠缺导致数据同化方法的研究进展缓慢。

     观测资料的不足,大大限制了海洋模式的开发和数据同化方法的研究。与会专家最大的感受就是由于我国现有海洋观测能力和观测投入距离海洋研究和开发的需求还 存在非常大的差距,我国进行模式开发和应用所采用的海洋数据基本都是来自国外共享数据,在很多研究海区经常出现没有实际观测资料可用来对模式结果进行可靠 性分析,如果发现异常现象,更是缺乏充足的数据来验证,这对改进海洋模式参数、调试边界条件造成了不可逾越的限制。

     从会议交流来看,Argo资料的使用虽已比较普遍,但由于Argo资料空间和时间分布的不均匀,造成一般用户使用困难,使得丰富的Argo资料不能充分发 挥其作用。纵观如卫星遥感资料的应用过程,其获得普遍使用主要是解决了网格化和等时间间隔数据集的开发,从而便于模式引用,特别是非遥感专业用户的使用。 由此可见,加快Argo数据产品的开发进度,尽快推出适用于海洋模式的Argo数据产品或网格数据集,是进一步扩大和推进Argo数据应用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