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新闻动态 > 国际合作 >

国际合作

首届国际Argo科学研讨会在日本东京举行

编辑 :中国Argo实时资料中心    时间 :2003-11-14 20:38:00    访问次数 :

 

      应国际Argo科学组成员、首届国际Argo科学研讨会地方组委会主席Kensuke Takeuchi博士的邀请,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许建平研究员(国际Argo科学组成员、Argo大型科学观测试验项目负责人)和许东峰研究员(Argo大型科学观测试验项目成员),于2003年11月11日-14日,出席了在日本东京召开的首届国际Argo科学研讨会。这是国际Argo计划组 织实施以来,由日本海洋科学技术研究中心(JAMSTEC)和美国海洋大气局(NOAA)联合发起承办的,旨在检阅和扩大Argo资料应用领域的一次科学 盛会。世界上约2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派出了约200名代表参加本次会议。国家科技部基础司、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中科院大气物理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海洋大学等部门和单位共派出了11名代表与会,这是我国加入国际Argo计划以来,参加各种与Argo相关国际会议派出代表 最多的一次。

一、会议概况

      第一次国际Argo科学研讨会由国际Argo科学组于2003年3月在我国杭州召开的第五次国际Argo科学组年会上发出倡仪,得到了11 个国际Argo计划成员国和相关团体、国际组织的积极响应,并由日本海洋科学技术研究中心(JAMSTEC)和美国海洋大气局(NOAA)组织承办。

      会议于2003年11月11-14日在日本东京银座Yakult会堂举行。参加本次会议的代表有来自世界上19个国家(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智 利、中国、哥斯达里加、菲济、法国、德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毛里求斯、俄国、南非、西班牙、英国和美国等)和一些国际组织(如欧共体、国际 Argo信息中心、国际Argo科学组等)以及与Argo剖面浮标研制和数据传输等有关的生产和服务商(如、Webb研究公司、MetOCean公司、 TSK公司、SERPE-IESM公司、Martec公司、Sea-Bird公司和ArgoS有限公司等)等。一些国家还派出了相关部门的政府官员、行业 和基金管理人员与会。出席本次会议的代表人数达到200余人。这是国际Argo计划组织实施以来召开的规模最大、交流内容最广泛的一次Argo科学盛会。

二、会议主要议程

      本次会议的目标是要展示国际Argo计划实施(2000年)以来所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交换Argo剖面浮标和利用其它浮标所获资料的 信息;阐述国际Argo计划在各相关领域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确定并提出Argo计划以何种方式来满足科学家,以及海洋研究和其它业务化工作的需求。会议 邀请了美国、法国、日本、加拿大等国的11名专家作专题报告,其内容涉及:

      1. Argo计划的发展和目标

      2. Argo计划在海洋数据同化中的作用

      3. Argo计划在气候研究中的重要性

      4. 海洋业务预报中心利用Argo资料试预报的应用经验

      5. Argo计划所面临的技术和数据传输方面的问题

      6. Argo计划在全球海洋和气候观测系统中的作用

      7. 热量和淡水平衡、水团的形成和变异以及中深层上温盐度的变异等

      8. 利用剖面浮标观测大洋环流

      9. Argo和卫星高度计-如何发挥其协同作用

      30名来自美国、法国、英国、日本、加拿大、中国、韩国、印度等国的代表作了大会发言,其交流内容涉及:

      1. 全球和大洋海盆的综合研究

      2. 区域性海洋现象和结构

      3. 海洋过程探测

      4. 水团的特性及其变异

      5. Argo资料和其它观测资料的综合研究

      6. 浮标技术的发展

      7. Argo资料的业务化应用

      此外,还有48篇论文和报告以墙报的形式作了交流。

      首届国际Argo科学研讨会于2003年11月14日顺利完成预定的议程,在日本东京银座Yakult会堂圆满结束。各国代表希望在Argo全球 海洋实时观测网建成之际(约2005年在全球海洋中达到3000个工作浮标),举行第二次国际Argo科学研讨会,以庆贺国际Argo计划第一步目标的实 现和检阅Argo资料在更广泛的科学领域中的应用成果。人们期待着这一天的早日到来。

许建平研究员出席首届国际Argo研讨会
中国代表出席首届国际Argo研讨会
 

三、体会与建议

      (一)、Argo资料初步应用成果喜人

      国际Argo计划实施至今还不到3年时间,在全球海洋上正常工作的Argo剖面浮标还不到1000个(国际Argo计划的目标是在全球海洋上布放3000个浮标),尽管获取的数据量还十分有限,但世界上各沿海国的科学家已经在海洋和气候等相关领域中,利用Argo资料开展了许多尝试性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许多试应用研究成果;有的还把Argo资料应用到海洋和气候业务化预报系统中,呈现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二)、Argo资料在海洋数据同化中的作用显著

      在本次会议上由各国科学家提交的论文报告中,有近1/4涉及海洋数据同化。由此可见,Argo资料使得卫星遥感映像和过去利用调查船和零碎的锚碇 浮标等获取的资料有了更大的用武之地。Argo资料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更深刻地认识和了解深层海洋的变化,而且可以在业务化海洋和天气预报中一显身手,达到 提高海洋和天气预报的目的。

      (三)、Argo资料质量控制备受关注

      Argo剖面浮标在正常情况下,可在海上工作3-5年(受电池寿命限制)。但由于其携带的观测温度和电导率(盐度)传感器会受到外界干扰信号、水体 油污染和电子器件老化等因素的影响,观测资料中会出现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从而影响Argo剖面浮标观测资料的质量。为了提高Argo剖面浮标观测资料的 质量,人们相继提出了Argo资料实时和延时质量控制模式,力求由各国布放的Argo浮标所提供的观测资料有一统一标准,以提高Argo资料的使用价值。 从本次会议交流的9篇相关论文中可以看到,Argo资料质量控制工作还任重道远。

      (四)、全球海洋中Argo浮标数量不断增加

      自2000年底国际Argo计划正式实施以来,到本次会议召开之际,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11个国际Argo计划成员国和团体,以及7个非成员 国,已经在全球海洋中布放了上千个Argo剖面浮标。到2003年11月,由各国布放并在海上正常工作的Argo浮标数量已达951个(附件四)。其中美 国421个,居各国之首;日本155个,位居第二;加拿大(75个)、欧盟(68个)、英国(49个)、法国(39个)、德国(37个)等分别占居了第三 到第七位;韩国、印度和澳大利亚则分别占居了第八、九和十位;中国13个,居第十一位;第十二到十八位的排名为挪威(9个)、西班牙(6个)、新西兰(3 个)、俄罗斯(3个)、爱尔兰(2个)、丹麦(1个)和毛里求斯(1个)。

      从本次会议所反映的4个方面的情况来看,国际Argo计划已经得到愈来愈多沿海国的重视和支持;Argo资料的应用研究也已得到世界上众多国家海 洋和大气科学家的青睐。中国作为国际Argo计划的成员国,不仅要及时收集和共享全球海洋中已经布放的Argo剖面浮标的资料,而且在质量控制和应用研究 方面也应给予必要的重视和资金支持,以便能充分发挥Argo资料的作用。

四、结束语

      我国目前在太平洋上工作的13个Argo剖面浮标,是由国家科技部资助的《国家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前期研究专项》“我国新一代海洋实时观测系统 (Argo)—大洋观测网试验"项目,于2002-2003年期间布放的。在该项目执行期间,先后在西北太平洋海域布放了19个浮标。目前,该项目已经进入结题验收阶段。

      除了在科技部资助的另一个“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计划》中打算在2003-2007年期间布放8个Argo剖面浮标外,暂无项目资助中国Argo计划继续在相关海域布放Argo剖面浮标。为此,我们呼吁国家有关部门在中国Argo计划尚未确立专项之前,能继续给予必要的关心和支持,以确保中国Argo计划的顺利实施,以及与国际Argo计划成员国一道,共同为在2005年之前建成全球海洋Argo实时观测网而做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