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次国际Argo资料管理组会议在法国顺利召开
应法国索邦大学LOV海洋学实验室的邀请,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刘增宏高级工程师、邢小罡副研究员和李兆钦研究实习员等3人,于2019年10月12-20日赴法国滨海自由城参加了第20次国际Argo资料管理组会议。现将会议情况汇报如下:
1、会议概况
Argo资料管理组(ADMT)成立于2000年,主要职责是制定全球Argo资料的处理和分发标准,为各种类型/型号剖面浮标和传感器获取的观测数据提供统一、可靠的质量保证。ADMT作为国际Argo计划的官方组织,每年召开一次年会。每次年会,国际Argo指导组部分成员、全球Argo资料中心和各国Argo资料中心负责数据质量控制及管理的相关人员集中到一起,回顾上一次ADMT会议上形成的决议执行情况、Argo数据实时/延时模式质量控制情况及各区域数据中心的运行状况、实施计划及遇到的困难,协调、探讨和监视Argo数据管理系统、针对用户要求改进数据格式、优化Argo数据发布工具等一系列问题,并依据讨论的结果,撰写Argo资料管理年会报告并整理出会议行动清单。
参加ADMT-20会议全体与会代表合影
2019年10月13日,第20次国际Argo资料管理组会议在法国滨海自由城召开,来自世界上30多个国家(包括美国、法国、中国、德国、澳大利亚、英国、日本、韩国、印度等)的67名专家和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其中13个Argo主要成员国在本次会议前按照要求提交了2019年度Argo资料管理国家报告。本次ADMT会议包含三个部分:“Argo数据可视化研讨会”、“第8次生物地球化学Argo(BGC-Argo)研讨会”和“第20次国际Argo资料管理组(ADMT-20)全体会议”。Argo可视化研讨会旨在回顾目前各国/机构通过互联网进行Argo数据可视化开发的基本情况,成立了Argo可视化工作组,设想综合各可视化网站优势,开发能更好满足用户对Argo数据可视化需求的新平台,从而更加有效地向全球用户推广Argo数据。BGC-Argo研讨会主要回顾了BGC-Argo计划的发展现状和各国的进展情况,并对未来BGC-Argo浮标的投放计划进行了评估,还重点围绕6个BGC-Argo核心参数的数据质量控制工作进行了讨论,制定了下一年的工作计划,以便填补硝酸盐和后向散射两个参数质量控制方法的空白。ADMT-20次全体会议围绕上一次ADMT会议确定的工作计划执行情况和过去一年以来Argo数据管理取得的进展情况、区域Argo资料中心运行情况等议题展开交流与讨论,并确定了下一年的工作计划,目的是使Argo资料的管理更加规范统一,方便用户使用这些数据产出科研成果,进一步提升Argo的科学价值。
2019年10月18日上午,会议结束,并宣布下一次ADMT年会将于2020年底在美国迈阿密市举行。
2、参会情况
本次会议包括3个部分约85个报告,与会人员全程听取了会议报告并参与了讨论。在第一部分的Argo可视化研讨会上,各国/机构代表详细展示了其Argo可视化开发的进展,与会代表围绕Argo浮标的监测、数据挖掘、可视化、获取和应用程序接口问题进行了详细讨论,并决定成立工作组,在满足用户对Argo数据可视化的需求以及新工具开发等方面密切合作,整合现有各种平台的优势,以促进未来Argo可视化的发展。
BGC-Argo研讨会包括BGC-Argo主要参与国的数据管理进展汇报、各BGC要素的质量控制等相关议题讨论部分。邢小罡副研究员作了“中国BGC-Argo数据管理进展”报告,主要内容包括1)过去一年中国投放了2个全配置的BGC浮标,运行状况良好,目前全球大洋中也仅有3个全配置浮标;2)在北太平洋成功回收1个BGC浮标,该浮标已在海上连续运行9个月,目前已返回厂家更换电池,并检查传感器的性能等;3)由中国投放、且正常运行的BGC浮标总计8个,分别位于西北太平洋(7个)和南大洋(1个);4)未来已经确定的浮标布放数量为20个,其中包括2个国产HM2000型BGC浮标、4个携带温差充电电池的BGC浮标;5)完成了2014年投放的17个BGC浮标(加装Aanderaa 4330溶解氧传感器)观测资料的延时模式质控工作,并提交给国际Argo资料中心。研讨会还重点围绕6个核心生物地球化学参量的数据质控方法,分别展开了研讨。其中,由邢小罡副研究员主持了叶绿素数据质控技术的讨论,并作了题为“叶绿素荧光数据延时质控框架”的口头报告,搭建了一个对叶绿素荧光数据延时质控的框架,吸引了与会专家的关注。
在ADMT-20次全体会议部分,美国加州大学的Steve Diggs博士对Argo可视化研讨会的具体情况、会议的反馈意见,以及下一步的行动等进行了汇报;法国LOV实验室的Catherine女士汇报了BGC-Argo研讨会的反馈情况,内容包括过去一年来9个国际BGC-Argo计划主要参与国的整体进展、未来的发展规划和下一步的行动目标等。会议还围绕回顾第20次Argo指导组会议(AST-20)的讨论结果、上一次ADMT会议确定的行动计划的执行情况和过去一年以来Argo计划取得的进展、实时和延时模式数据管理的反馈、提高实时和延时模式数据质量的效率以及传感器问题的识别、数据格式更新、区域Argo资料中心运行等议题展开了交流与讨论。会议最后讨论通过了各国下一年(2020年)需参照执行的一系列决议和行动列表(Action List)。刘增宏高级工程师以中国Argo计划代表的身份,参与了各个部分的讨论,并与其他国家代表进行了充分沟通与交流,对各国Argo资料管理及存在的技术问题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3、体会与建议
随着国际Argo计划提出的浮标布放范围由无冰覆盖的公共水域向两极和边缘海扩展,携带多传感器的BGC浮标布放正得到各国的积极响应,国际Argo计划正从原先的“核心Argo”向真正的“全球Argo”迈进。国际Argo指导组提交给2019年世界海洋观测大会(OceanObs’19)的“Argo2020:一个统一的多学科全球海洋观测计划”白皮书,2020年之后的国际Argo计划将会进入一个崭新的全球、全水深、多学科海洋观测时代。随着国际Argo计划的持续发展,Argo累积的资料量级越来越大,这给用户查看和获取Argo资料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国际Argo组织决定在以往ADMT会议内容的基础上,增加Argo可视化研讨会部分,以便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用户获取和查看Argo数据的方式,开发更为有效的应用服务程序,使Argo数据及其衍生数据产品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和应用。通过会议,既全面、系统地了解了国际Argo计划的运行现状,包括浮标数量、数据质量、数据应用情况,以及各主要成员国过去一年中浮标布放和对Argo数据管理等情况,又向各国参会人员展示了我国Argo计划的实施进展及其取得的成就;同时,也充分了解到了国际Argo资料管理发展的方向,为我国进一步提高Argo资料管理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提出如下体会和建议,供主管部门决策参考:
1)国际Argo计划的成功实施离不开各国的紧密合作。在刚刚召开的世界海洋观测大会(OceanObs’19)上,Argo被看作是开展国际合作的一个成功典范。Argo资料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其资料质量有保障是关键。Argo资料管理与质量控制相关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需要稳定一支高素质的科研技术队伍来从事这项工作。如法国IFREMER和美国AOML等单位和部门,均有稳定的年度财政经费预算来保证其从事这项工作,使他们的Argo资料管理水平一直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目前,“杭州全球海洋Argo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已经正式列入自然资源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管理序列,并由部推荐申请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相信在部和国家相关配套政策和稳定经费的支持下,中国Argo实时资料中心及其实施的中国Argo计划和建设维护的中国Argo实时海洋观测网,在自动剖面浮标布放、观测资料接收、Argo资料质量控制及其数据产品研发、基础研究和业务应用等方面,与各国际Argo成员国展开更紧密的合作,从而为应对和适应全球气候变化,实施“海上丝绸之路”国家战略,建设和运维“两洋一海”Argo区域观测网做出更大贡献。
2)Argo资料管理及其延时模式质量控制仍面临诸多挑战。Argo资料管理,特别是BGC-Argo数据管理以及延时模式质量控制工作,需要各国Argo计划及其Argo资料中心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首先,为了保证Argo数据的质量,必须确保浮标搭载的各种电子传感器的技术性能是稳定、可靠的,所以国际Argo组织对于新传感器的认证显得相当谨慎。目前得到国际Argo组织认证的CTD传感器只有美国SeaBird公司一家,加拿大RBR公司的CTD传感器还在示范试用和评估阶段,有望在2020年纳入国际Argo计划的传感器选型清单中。相比之下,CTD传感器这一“卡脖子”核心技术,在我国的研发水平,特别是用于海上观测的稳定、可靠性方面,还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其次,Argo资料质量的提高离不开延时模式质量控制方法的不断改进和完善,这也是国际Argo计划得以长期发展的关键所在。许多国际Argo成员国除了应用OWC方法对Argo资料进行延时模式质量控制之外,还对OW方法进行了优化,使其在实际操作中能获得质量更好的数据。相比之下,我国对Argo资料的质量控制工作因受到人力资源影响,这些年一直处于滞后状态,而对BGC-Argo资料质量控制的进展更是缓慢。为此,一方面希望国内CTD传感器研制单位能遵循科学发展规律,与科研用户紧密结合,通过反复海上试验和技术改进,早日取得国际Argo组织认证,实现全球Argo海洋观测网内国产CTD传感器“零”的突破;另一方面,能在主管部门的重视和科研项目的支持下,通过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强数据质控方法的研发及推广应用,缩小我国与其他Argo成员国在资料质量控制方面的差距,进一步提高Argo资料的质量,全面提升我国实施Argo计划的总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