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新闻动态 > 国际合作 >

国际合作

第十二次国际Argo科学组会议中国国家报告

编辑 :中国Argo实时资料中心    时间 :2011-06-06 14:28:00    访问次数 :

1、Argo计划实施状况

        1.1 浮标的布放及工作情况
        2010年,中国在印度洋和西北太平洋共布放了23个Argo剖面浮标,其中15个PROVOR型浮标由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布放,剩下的 8个APEX型浮标则由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布放(图1)。这23个浮标中,有2个浮标采用了铱卫星通讯,这是中国首次投放采用铱卫星通讯的浮标,其 中1个浮标投放后正常工作,技术人员也成功地改变了其观测周期和高分辨率剖面深度(continuous profiling depth),但另一个采用铱卫星通讯的浮标在布放后即出现异常,未能正常获得观测资料,其故障原因还尤待浮标生产商分析查找。此外,由于没有合适的搭载 机会,浮标布放的进度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deploy-2010

图1   2010年中国投放的Argo浮标概位
(红色圆圈代表APEX型浮标;黄色圆圈代表PROVOR型浮标)

        2010年,我们为15台APEX型Argo浮标加装了锂电池包,并布放了其中的2个,它们在海上均能正常工作。
        2002年至今,中国总共布放了89个Argo剖面浮标,截至2011年1月14日,仍有48个浮标在海上正常工作,其中有2个浮标装有 Aanderra溶解氧传感器。图2显示了中国布放的Argo浮标存活率,由图可以看出,约50%的浮标能观测40个周期以上,即可以在海上正常工作至少 一年以上;其中有6个浮标的海上工作寿命超过了4年,每个浮标都获得约200条的温、盐度剖面资料。

china_float

图2   截止2011年1月14日,中国投放的Argo浮标的存活率

        1.2 遇到或已解决的技术问题
        因Druck压力传感器问题而返修的10台Apex型浮标已于2010年初运抵杭州,目前还没有遇到新的技术问题。

        1.3 Argo资料管理现状
        2010年,中国Argo实时资料中心共接收到1069条温、盐度剖面及少量溶解氧剖面资料,这些剖面资料在经过实时资料质量控制后,在 24小时内上传到了法国的全球Argo资料中心;同时,这些数据授权法国CLS直接上传到了GTS上。2010年年底,我们布放了2个铱卫星浮标,并成功 接收和处理了其中1个浮标的观测资料,在此感谢美国华盛顿大学海洋学院的Dana Swift工程师和CLS America公司Bill Woodward先生对此的帮助和支持。另外,由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布放的15个PROVOR型浮标的观测资料则由法国Coriolis资料中心帮助接收 和处理。
        目前,中国Argo实时资料中心还没有开展压力校正工作,我们计划在2011年5月之前开展该项工作。

1.4 延时模式质量控制现状
        到目前为止,中国Argo实时资料中心已向全球Argo资料中心累计上传了3305个经过延时模式质量控制的剖面资料文件,约占全部剖面资料的72%。盐度校正使用了OW方法和热滞后校正(Thermal Mass correction)方法。

2、 目前国家Argo经费投入情况和未来展望
        中国Argo计划主要由国家科技部和国家海洋局提供经费支持。在未来两年内,有望将每年提供布放50个浮标的经费资助。目前库存的 Argo浮标有59个(包括东海分局的35个);另外,2010年底又购置了20个APEX型浮标和10个ARVOR型浮标。所以,2011年库存的浮标 数量接近90个。和以前一样,中国Argo计划的实施及其浮标布放的经费依然来自于科研项目,并无国家专项给予专门支持。

3、浮标布放计划
         2010年设计了一个专门布放浮标的航次,但由于一些客观的因素,最后不得不取消。我们计划在2011年5月以前实施一个浮标布放航次,布放的区域仍然位 于西北太平洋海域,但仍然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如船时、经费等);我们还计划搭载海军护航船只在印度洋亚丁湾附近海域布放10个Argo浮标。

4、Argo资料在科学研究与业务化中的应用
         Argo资料已经在大洋环流、水团、热含量及热带气旋等方面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同时,一些海洋和大气业务化部门也已经把Argo资料应用到他们的数据同 化系统中,如国家海洋信息中心把Argo资料应用到其同化系统,开发了中国近海及其邻近海域温、盐度和海流的再分析产品,即“中国海洋再分析资料" (CORA);中科院大气物理所在其开发的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再分析数据集中,以及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的热带太平洋业务化预报系统中也都使用了Argo 资料。
         中国Argo实时资料中心仍坚持每月收集全球海洋中的Argo资料,在对资料进行直观质量控制后通过FTP以及网络数据库平台实现共享(http://www.argo.org.cn)。该项工作得到了国内许多资料用户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