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新闻动态 > 国际合作 >

国际合作

第十二次国际Argo资料管理组会议-中国国家报告

编辑 :中国Argo实时资料中心    时间 :2011-11-01 14:36:00    访问次数 :

        第十二次国际Argo资料管理组会议于2011年11月15-18日在韩国首尔举行,根据惯例,各国需在会前提供书面国家报告,下文是中国Argo实时资料中心向会议组提交的国家报告内容:

        1、基本情况
        从2010年10月到2011年10月,中国在西北太平洋共布放了42个Argo浮标,但其中3个未能正常工作。在其余39个正常工作的 浮标中,10个是ARVOR型浮标,4个是PROVOR型浮标,其余为APEX型浮标。迄今为止,中国共布放了125个Argo浮标,其中72个依然在工 作。在这些还在工作的浮标中,有11个是APEX型铱星浮标,并有2个带有溶解氧传感器,其余浮标(包括2个带溶解氧传感器的浮标)采用Argos卫星发 送资料。
        中国接收来自72个浮标的Argos电文,从2010年10月到2011年10月间共获得1800条剖面资料。除ARVOR型浮标所获资 料外,其余资料经实时质量控制后均送交两个Argo全球资料中心,并载入名为“nmdis"和“csio"的数据库。此外,法国Coriolis资料中心 还帮我们对来自10个新ARVOR型浮标的电文进行解码,并从2011年9月起把实时文件(R-files)放入csio 数据库。所有APEX型铱星浮标所获资料均由美国卫星地面接收站(CLS)发给我们的ftp服务器,然后由我们对高分辨率CTD观测资料解码,并将实时文 件送交两个Argo全球资料中心。在CLS的帮助下,中国获取的所有Argo资料都通过全球通信系统(GTS)分发。
        2011年7月,我们更新了延时模式质量控制软件,向Argo全球资料中心送交了4355个延时模式文件(D-files),占全部送交剖面的90%。
        中国提供来自每天更新的Argo数据库的全球Argo剖面资料、元数据资料、轨迹资料和浮标投放信息等资料的入口。用户可通过中国 Argo网站方便地访问这些资料,包括netCDF 原始资料、近实时资料、元数据、轨迹资料和延时模式资料,并可通过FTP下载这些资料。为了扩大Argo资料的使用范围,中国建立了能够去除异常位置的 Argo轨迹资料质量控制系统。中国还根据J.J.Parker法提供从优质Argo轨迹资料中获取的月平均表层和中层海流图。除此以外,我们还提供诸如 瀑布图和Argo轨迹图等Argo资料产品。所有产品以及中国Argo项目的有关信息均可在http://www.argo.gov.cnhttp://www.argo.org.cn网站获取,全球Argo资料可从ftp.argo.gov.cnftp.argo.org.cn/pub/ARGO/global/网站下载。
        Argo资料在中国已经用于海洋资料同化的业务化模式。中国国家海洋信息中心用SSHA和包括Argo资料在内的各种温、盐剖面资料,制作了中国海及其邻近海域23年的温度、盐度和海流区域再分析产品(CORA)。在中科院大气物理所,Argo资料还被用于亚洲与太平洋-印度洋交汇区的海洋再分析系统。此外,还制作了全球海洋或太平洋的Argo网格化温、盐 场,可从中国Argo实时资料中心网站下载。Argo资料也被广泛用于科学研究,包括水团、大洋环流、海洋对热带气旋的响应,以及海洋热含量的变化等。

        2、延时模式质量控制
        2011年7月,中国在延时模式质量控制中进行了压力校正,然后进行CTM校正和OW,同时还校正了27个TNPD APEX型浮标的
_ADJUSTED_QC和_ADJUSTED_EROR。延时模式质量控制中碰 到的一个难点是缺乏边缘海的CTD历史资料。黑潮盐度的巨大变化是我们遇到的另一个难点。由于缺少人手,所有工作浮标的延时模式质量控制可望在半年内完 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