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资讯 > 建言献策 >

建言献策

抓紧编制我国Argo未来发展规划势在必行

编辑 :中国Argo实时资料中心    时间 :2020-04-27 14:20:08    访问次数 :
      国际Argo计划及其建设的全球Argo实时海洋观测网,是人类海洋观测史上参与国家最多、持续时间最长、成效最显著的一个大型海洋合作调查项目,也是我国海洋领域本世纪初参与的首个国际大科学计划。随着Argo资料及其衍生数据产品在海洋和大气科学领域基础研究中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以及人们对提升海洋和天气/气候业务化预测预报能力所带来的美好憧憬,近年来国内剖面浮标的采购、布放活动呈现井喷式发展的趋势。但因缺乏统一规划、协调和监管,也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尤其是一些部门和单位,由于缺乏对Argo计划的深入了解和认知,布放浮标既没有遵循联合国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关于Argo计划的决议及其实施细则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又没有纳入中国Argo计划的统一管理,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参与该国际大科学计划的声誉。而早期(2002年)由原国家海洋局组织编制的《中国Argo实时海洋观测系统建设规划纲要(2002-2010年)》(简称《中国Argo规划纲要》),显然已经跟不上当前国际Argo计划快速扩张和全球Argo实时海洋观测网不断拓展的步伐,特别是与欧美等沿海国家的热衷程度相比,我国参与该国际大科学计划的后劲明显不足,且与主要Argo成员国(美国、澳大利亚、法国、德国、英国、日本、加拿大和印度等)的差距也在不断拉大。为此,建议抓紧编制我国Argo未来发展规划,出台相关政策措施,规范剖面浮标的采购与布放活动,特别是观测数据的统一接收及其观测资料的质量控制工作,以引导中国Argo计划的有序、健康发展。
1、国际Argo计划实施现状
      国际Argo计划设想用5—10年时间,在全球大洋中每隔300公里布放一个由卫星跟踪的自动剖面浮标,总计为3000个,组成一个庞大的Argo实时海洋观测网(简称“核心Argo”),以便快速、准确、大范围地收集全球海洋0—2000米上层的海水温度和盐度剖面资料,帮助人类了解大尺度实时海洋变化,提高气候预报精度。2007年10月,在全球大洋无冰覆盖的公共水域由3000个浮标组成的“核心Argo”实时海洋观测网宣告建成,这也是人类历史上建成的唯一一个全球海洋立体观测系统。2013年,在建成“核心Argo(Core Argo)”的基础上,随着剖面浮标和新颖传感器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该计划又提出继续向有冰覆盖的两极海区、赤道、西边界流区和重要边缘海(包括日本海、地中海、黑海、墨西哥湾和南中国海等)拓展,建成至少由4000个剖面浮标组成的“全球Argo(Global Argo)”实时海洋观测网,并派生出了如“生物地球化学Argo(BGC-Argo)”和“深海Argo(Deep Argo)”等子计划。2018年10月,在日本东京召开的第六届国际Argo科学研讨会上,国际Argo指导组又抛出了一个“Argo2020”的新版本,计划从2020年起实施一个加强版的国际Argo计划,即“多学科全球海洋观测联合计划”,强调除了继续维护已经建成的“Core Argo”外,还会在全球范围推广建设“BGC-Argo”和“Deep Argo”观测网,至2025年建成一个由4700个剖面浮标组成的多学科海洋观测网;而且还提出拟对全球海洋的上层和深层开展海洋混合(湍流)观测,建设“ArgoMix”观测网等。目标是要创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多学科Argo计划,使之进入一个全球、全海深(0-6000米)的物理和生物地球化学观测时代。特别指出的是,BGC-Argo还是第一个有能力监测全球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项目,能够自动、剖面测量叶绿素荧光、颗粒物后向散射、溶解氧、硝酸盐、pH和辐照度等,具有在季节性海冰下全年、全天候观测的能力,其观测数据可以有效改进初级生产力的估算,提高对海洋碳循环、营养盐和包括整个海洋食物链在内的生态系统的认知,解决诸如海洋碳吸收、海洋酸化、海洋缺氧和海洋低氧区等严重影响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的问题。
      Argo实时海洋观测网也是全球海洋观测系统(GOOS)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越来越多的人类活动所带来的全球和区域海平面、海洋热含量、海洋酸化和缺氧等快速演变趋势,迫切需要不断监测具有足够时空分辨率的全球物理海洋和生物地球化学环境要素的变化。扩展的Argo观测网不仅可以通过基础研究,提高人们对海洋、气候变化的评估和认知,还可以通过改进长期海洋再分析和预报模型及其模式参数化等,提高对海洋和天气/气候的业务化预测水平,从而达到更好地监控当前气候变化和生态系统健康的目的,使得全社会能更好地适应气候变化。此外,海洋热量、淡水和生物地球化学等环境要素观测资料的实时同化,还能进一步提高短期预报的水平,这对气候敏感行业(如农业、水产养殖业、渔业、海洋石油和天然气产业等)的持续发展同样至关重要。而且,新版Argo计划还会将Core Argo、BGC-Argo和Deep Argo等观测网收集的物理和生物地球化学环境要素资料统一集成在一个综合的Argo数据管理系统中,继续给予广大用户最好、最大化的利用Argo数据的无障碍环境(无条件免费共享),以促进Argo资料在科研教育、海洋资源开发、蓝色经济发展和气候变化适应等科学和社会领域的广泛应用。
      新版Argo计划在以美国为代表的Argo计划倡议国的推动下,已经悄然而至。特别是美国,无论是在更强功能的剖面浮标和新型传感器开发研制方面,还是在赤道海域的强化观测和针对4000-6000米海域的深层观测等方面,都已有了充足的技术储备及其区域示范实践;而欧洲诸国则通过欧盟优势,成立欧洲研究基础设施财团(ERIC Euro-Argo),加强对扩展Argo观测网的投入,深度参与该计划的组织实施,牢牢掌控浮标数据接收、数据格式制定、数据质量控制和数据综合管理等方面的主动权。此外,澳大利亚、日本、印度和加拿大等国际Argo计划的主要成员国,也是紧随其后、积极响应。截至2019年12月底,在世界上近40个国家和团体的共同努力下,已经在全球海洋上共计布放约16000个浮标(每个浮标的使用寿命平均约3年左右),累计获得的高质量剖面资料达到了215万条,比过去100年由海洋调查船从全球深海大洋中获得的温、盐度剖面资料(约50万条0-1000米水深范围和20万条0-2000米水深范围)都要多得多。海量观测资料已经应用到世界众多国家的业务化预测预报和基础研究中,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及防御自然灾害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中国Argo计划实施现状
      我国于2001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申请加入国际Argo计划,成为继美国、日本、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和韩国后的第九个成员国。在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中科院、气象局、海洋局、海司航保部和自然科学基金会,以及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中国委员会的重视和支持下,从2002年第一个Argo计划的启动项目—“中国Argo大洋观测网试验”开始,已经在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财政部中央级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购置专项”和“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区域影响科学研究计划”等计划和专项中批准了十几个资助Argo大洋观测网建设和Argo资料应用研究的项目或课题,使我国Argo计划得到了较快发展。截至2019年12月底,我国已经在全球海洋(主要集中在“两洋一海”区域)上总共布放了近460个浮标,获得了约65000条高质量温、盐度剖面资料(部分含溶解氧剖面),并通过与国际Argo成员国交换共享,累计收集到的观测剖面多达215万条。海量Argo资料及其衍生数据产品,已经在我国海洋和天气/气候业务化预测预报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一大批可喜的调查研究成果。
      过去19年里,中国Argo计划首先在西太平洋、北印度洋和南海(即“两洋一海”)海域布放了400多个剖面浮标,维持了一个由100个左右(最多时曾达到204个)活跃浮标组成的中国Argo大洋观测网,形成了我国对深海大洋长期监测的能力;并在南海布放了首批14个利用北斗卫星定位、通讯的国产剖面浮标,正式拉开了由我国主导建设“南海Argo区域海洋观测网”的序幕;创建的中国Argo实时资料中心和北斗剖面浮标数据服务中心(中国杭州),使得我国成为国际上9个有能力向全球Argo资料中心(GDACs)提交经实时/延时质量控制浮标资料的国家之一,以及世界上3个为全球Argo实时海洋观测网提供浮标数据服务的国家平台之一。国产北斗剖面浮标的研制成功、并及时获得国际Argo指导组(AST)的认可,实现了我国海洋观测仪器设备用于国际大科学计划“零”的突破;研制的多种覆盖西太平洋或太平洋,甚至全球海洋的Argo散点或网格资料集,特别是全球海洋Argo网格资料集(BOA_Argo),还被公开发布在国际Argo官方网站上,使我国成为第六个公开发布类似数据产品的国家。Argo资料及其衍生数据产品的公开发布和无条件免费共享,不仅在海洋和天气/气候业务化预测预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而且还在多个科学领域的基础及其应用研究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促进行业科技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据国际Argo计划办公室提供的一份统计材料表明,在1998-2020年3月期间,全球科学家在31种主要学术刊物上发表的与Argo有关的论文数量已达4157篇。这些论文来自于50多个国家众多科学家的贡献,其中美国1195篇名列第一,中国680篇排名第二。
      2018-2019年,我国还在西北太平洋开始构建BGC-Argo海洋观测网,并开发了针对生物地球化学参数的数据接收和处理系统,实现了与现有“Core Argo”资料接收、处理系统的整合,使得我国成为国际上少数几个具备业务化接收、解码和质量控制多参数BGC-Argo浮标观测数据能力的国家之一。到2019年12月底为止,全球参与国际Argo计划的40个沿海国家和团体中,只有7个国家(含欧盟)参与了“全球Argo”中的全部3个子计划,即“Core Argo”、“BGC-Argo”和“Deep Argo”的工作,中国是其中之一,其他国家和团体还有美国、法国、澳大利亚、日本、挪威和欧盟。
      我国Argo计划及其Argo大洋观测网建设,已经从刚开始的跟跑(全部引进国外研制的剖面浮标,参与各大洋区域的观测网布设,并利用国外卫星给浮标定位及传输数据等),发展到目前在某些方面(如小批量布放国产剖面浮标、倡导南海乃至“两洋一海”Argo区域观测网建设、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为国产浮标定位和传输观测数据,以及建立北斗剖面浮标数据服务中心等)开始与一些发达国家并跑,成为国际Argo计划及其全球Argo观测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3、我国Argo大洋观测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2001-2019年期间,我国累计布放的浮标总数(约460个)在参与布放浮标的30多个沿海国家中,始终处于排名第九的位置,其中第一至第八名一直由美国(6 472个)、日本(1 509个)、法国(1 129个)、澳大利亚(870个)、德国(866个)、英国(603个)、加拿大(511个)和印度(462个)等国占据。到2019年12月底,全球海洋中活跃浮标的数量已经达到了3852个,而由我国Argo计划布放的浮标却仅有81个,排在美国(2 073个)、澳大利亚(337个)、法国(286个)、日本(199个)、英国(155个)、德国(153个)、印度(139个)、欧盟(118个)和加拿大(99个)之后,退居第十位(2015年1月曾达到204个,排在前四名)。可见,在该国际大科学计划中,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还是十分明显的。主要体现在:
      一是我国Argo计划的实施长期依赖国家短期科研项目的滚动支持。这也是中国Argo计划组织实施中存在的先天性缺陷。当年,由国务院做出批复、同意我国加入国际Argo计划后,虽然由原国家海洋局组织力量编制了《中国Argo实时海洋观测系统建设规划纲要》(简称《中国Argo规划纲要》),曾围绕建设剖面浮标观测网(投放100-150个Argo剖面浮标)、建立Argo数据中心、探索Argo数据质量控制方法、研建Argo数据库及其全球Argo资料共享平台、推进海洋数据共享体系建设、研制国产剖面浮标、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青年海洋科技队伍、促进Argo资料在基础研究及其业务化预测预报中的应用等方方面面,确定了四大目标任务,并分解到近(2002-2004年)、中(2005-2009年)、远(2010年后)期及其13项子任务和4项重点工作中,分阶段组织实施。遗憾的是,该规划并未获得国家专项或者业务经费的长期资助,而是主要依靠科技部短期(3-5年)科研项目的滚动支持。而由科研项目资助的经费,按规定大部分需用在解决关键科学问题及其科研成果的创新上,所以用于购置浮标的经费十分有限,也就导致了我国Argo计划每年布放的浮标数量极不稳定,平均大约在22个左右;布放浮标的总量和每月在海上的活跃浮标数量,只占全球Argo实时海洋观测网(总量约16000个、每月约3900个)中的2.5%左右,远远落后于美国、澳大利亚、法国和日本等国家,其中美国占了总数的50%左右。
      二是南海Argo区域观测网呈现“无活跃浮标”运行的尴尬局面。据国际Argo官方网站公布的统计资料表明,在2019年6月底前,国际Argo计划在南海建立的Argo区域观测网中,已经没有剖面浮标在海上正常工作。这种情况在近十几年里,还是首次出现。在过去20年间,国际Argo计划在南海海域累计投放了113个剖面浮标,其中99个(约占总数的88%)是APEX型剖面浮标,由美国海军以“准Argo计划”的名义布放,其余14个(约占12%)是国产HM2000型剖面浮标,由中国Argo计划布放。这些浮标共获取了15000余条温、盐度剖面资料,其中APEX型浮标获取了约12800条,占总数的85%;HM2000型仅收获了约2100条,只占总数的15%。显而易见,南海Argo区域观测网的建设和运维主要由美国海军在主导。如今,正因为我国没有按照国际Argo计划的基本要求,持续在南海海盆区域布放浮标,才出现了太平洋重要边缘海内暂时“无活跃浮标”运行的空白状态。因为自2016年中国Argo计划提出有意向主导建设“南海Argo区域海洋观测网”以来,美国海军在该海域明目张胆布放浮标的活动已经明显收敛。据公开资料显示,近3年里美国海军在南海海域仅投放了1个浮标,而之前几乎每年都在投放,最多时活跃浮标的数量曾超过15个,但不排除美国海军仍在按计划布放浮标的可能性,只是相关信息没有公开发布而已。相反,中国Argo计划在南海首批布放10个国产剖面浮标之后,至2019年底只补充布放了4个浮标。
      三是国内剖面浮标采购、布放活动缺乏统一监管。从2016年起,部分剖面浮标开始游离于中国Argo计划之外,到目前为止累计已达150个左右;且其观测资料既没有按Argo计划的要求与其他成员国公开交换,也没有与国内用户共享,造成了浮标资源(一些浮标购置后并未布放)的极大浪费,国际声誉也因此受到严重影响。而且在2019年底前,国内涉海单位已公开招标采购的浮标有约500个,同样尚未明确纳入中国Argo计划管理。大量进口剖面浮标因携带的CTD传感器和生产批次(受工艺和材料影响)不同,其观测资料质量难以得到保证;甚至个别型号的剖面浮标及其携带的新型CTD传感器还尚未得到国际Argo组织的认证。目前国内只有一家单位研制的剖面浮标通过了国际Argo组织的认证,可用于全球Argo实时海洋观测网建设与维护,但在2019年底前运行的Argo观测网中所占比例却已经下降为“零”。
      四是国产剖面浮标及其所携带的各种测量传感器的研制明显滞后。我国对剖面浮标的研制工作,虽起步不算太晚,但研制进程却十分缓慢,与其他国家的差距显得愈来愈大。早在“十五”计划伊始,我国就已着手国产剖面浮标关键技术的研发,但一度曾陷入了与国际剖面浮标技术研制发展方向背道而驰的歧途,盲目研制浅海型剖面浮标,走了一段漫长而又曲折的研发之路。直到2013年后才又重新回归理性,开始脚踏实地研制适用于国际Argo计划发展所需的常规型(0-2000米)和深海型(0-6000米)剖面浮标。到了2015年国内已有两家具备批量生产剖面浮标的研制单位,但至今只有一个型号得到了国际Argo组织的认证,可以用于全球Argo实时海洋观测网建设、维护中。然而,由于受到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定位和通讯覆盖区域的限制,布放的数量和分布的范围还十分有限;况且国产剖面浮标在海上长期工作的稳定、可靠性等技术性能还有待提高,浮标所携带的常规CTD传感器还是全部依赖进口。深海型剖面浮标的研发则还刚刚起步,生物剖面浮标及其生物地球化学传感器的研制更是鸦雀无声。
      五是剖面浮标观测资料的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证。剖面浮标由于其抛弃式的特点,决定了无法像船载CTD仪那样可以通过实验室标定来对观测资料进行校正。为此,国际Argo计划制定了严格的实时/延时模式质量控制规范和程序,只有经过质量控制的剖面浮标观测资料才能用于预测预报业务和科学研究中;而国内一些剖面浮标布放单位及其技术人员,对Argo资料的特殊性了解不多,对必需采取的实时和延时模式质量控制技术、方法也是一知半解,甚至对采用国外进口浮标观测的数据首先需要通过正确解码,才能获得真实的海洋环境要素数据过程更是毫不知情,从而导致早期布放的一些浮标观测资料长期束之高阁,无法及时得到应用。特别是国产剖面浮标,虽采购、布放均冠以了“C-Argo”的称号(表明属于中国Argo计划管理的浮标),但其观测资料又不通过国际认可的Argo资料中心进行统一接收、质量控制和参与国际交换,而是各自分散接收,既不利于观测资料的质量控制,更不利于观测资料的及时收集、共享与应用。
      此外,我国科学家在国际Argo组织中还缺少话语权,投放浮标数量少,任职人数(在当前4个国际Argo组织中先后仅有7名学者)少,更缺乏长期、稳定的项目及经费支持,承担的一些跟跑任务如延时质量控制工作的进度与国际Argo资料管理组的要求已经明显迟后,一些刚进入并跑的任务明显后劲不足,陷入得而复失的被动局面,而且在一些研究方向上更是缺少领军人物。
4、推进我国Argo计划持续实施的对策建议
      中国Argo计划实施及其Argo大洋观测网建设,之所以后劲不足、疲软,甚至乏力,其主要原因还是与缺乏由顶层设计的《中国Argo规划》有关。虽说截至2019年12月底,对照原国家海洋局编制的《中国Argo规划纲要》(2002-2010年),除了在2009年以前“具备能小批量出口Argo剖面浮标能力”的阶段和总体目标没有实现,以及在2010年后“根据国际Argo计划的发展要求,强化对我国Argo大洋观测网的维护和管理”的阶段目标,曾经实现、而后又疲软的实际情况外,其他各项目标任务及其重点工作均已圆满完成,并达到了预期的目标。然而,随着近些年来美国等国家财政预算的大幅度削减,以及新版国际Argo计划的推出,预计未来几年内各种类型剖面浮标的年度布放总量增速会呈下降趋势,无论是维持由3000个常规剖面浮标组成的“核心Argo”海洋观测网,还是建设由4700个各类浮标组成的“多学科Argo”海洋观测网,都将面临投资增加和布局分散的困境,从而影响到“核心Argo”任务的长期、持续推进。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还是Argo计划的重要成员国和Argo资料的主要应用国,理应在该国际大科学计划中做出积极贡献,这也符合我国建设海洋强国,以及正在实施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以国际Argo计划的名义在西北太平洋、北印度洋和南海 (“两洋一海”)区域布放浮标,既可迫使美国等其他国家肆意在南海布放浮标的行为得到收敛或放弃,在错综复杂的南海形势下抢占先机、掌握主动,又为我国海洋领域实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倡议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契机。为此,迅速组织力量编制我国Argo未来发展规划,已经显得势在必行。同时,希望在规划编制时能重点关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深度参与国际合作,更多地承担一个Argo成员国的责任和义务
      任何一个观测系统的建设和维护不可能依靠一个国家的力量就能实现,科学的发展也离不开深入的国际合作。“全球Argo”的成功是各国紧密合作的典范,也是我国参与度最高的国际大科学计划之一。但过去的实践表明,我国参与国际合作的力度还远远不够,缺少“并跑”或“领跑”的长项,极大地限制了我国在国际合作计划中的显示度及海洋科学的发展。建议围绕观测网建设(如利用他国海上调查船等布放浮标)、重大科学问题(如深海变暖、海洋酸化、缺氧)等,积极推动深度国际合作和联合调查等项目,争取在“十三五”未、“十四五”期间,通过“全球海洋立体观测网”、“智慧海洋”和“雪龙探极”等重大工程建设,不断增加在全球海洋中布放浮标,特别是国产剖面浮标的数量,并以浮标捐赠和技术培训等方式帮助“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加入国际Argo计划,以及培养剖面浮标数据处理技术人才,助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实施;对当前涉及Argo计划组织实施和Argo实时海洋观测网建设维护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尽快沟通协调、妥善解决,以一个负责任海洋大国和Argo计划重要成员国的身份,担当起相应的责任和义务,从而为国际Argo计划的长远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2)尽快纳入我国业务化海洋监测预报体系建设
      中国Argo计划的实施和Argo大洋观测网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科技基础性工作,仅仅依靠研究项目的资助难以确保稳定、持续开展,需要纳入我国业务化运行的轨道,在浮标布放和资料处理等方面给予长期、稳定的经费支持;同时,还应恢复中国Argo协调小组的职能,尽快理顺我国“Argo浮标”采购、布放和观测数据接收、质量控制过程中存在的混乱现象(涉及军民双方多个管理部门及其下属的10多个科研院所、大学和业务单位),以引导中国Argo计划的有序、健康发展。在“十三五”期间已经立项的和正在立项的一些专项和重大建设工程中,均有批量的剖面浮标布放计划,而且有很大部分浮标还将携带更多参数(如BGC)的传感器。这些专项和重大建设工程目前均由不同的部门负责实施,其浮标观测资料如何按照国际标准进行统一接收、质量控制和分发共享等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故应进一步加强国内沟通与协调,统一管理各部门和单位布放的剖面浮标,确保浮标资源的有效利用,以及观测资料的质量和可靠、一致性,以满足我国业务化海洋监测预报体系的要求,使得Argo资料及其衍生数据产品能在我国海洋和天气/气候领域的业务预测预报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3)尽早掌控南海Argo区域海洋观测网建设与维护的主导权
       当前南海海域出现的“计划内浮标”空白状态,一方面会对我国争取建设南海Argo区域观测网的主导地位带来不利影响,另一方面也会给美国海军继续在南海大规模布放浮标带来可乘之机。为此,我国应尽快在南海海盆区域补充投放一批国产剖面浮标,以便能尽早建成由约22个(由国际Argo计划设计)剖面浮标组成的南海Argo区域观测网,并能长期维持下去,从而真正掌控该重要区域海洋观测网运维的主动权。在合适的时机,积极考虑以中国为主导,组建“西太平洋南海Argo区域中心”,并尽可能吸收其他周边国家参与,从而达到把域外国家挤出南海的目的。南海Argo区域海洋观测网正好处于我国倡议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战略的覆盖区域内,故而可拓展成为我国打造“覆盖‘海上丝绸之路’区域Argo实时海洋观测网”,甚至“全球Argo”实时海洋观测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扩大国产剖面浮标在全球Argo实时海洋观测网中的占有率和影响力。
      (4)制定出台“海上丝绸之路”Argo区域海洋观测网建设规划
      在国际Argo计划的框架下,通过构建南海Argo区域观测网,积累管理和运行经验,逐步向西北太平洋的台风源地海域、印度洋孟加拉湾和阿拉伯海扩展,并适时邀请“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参与布放浮标和国际Argo事务,共建覆盖“海上丝绸之路”Argo区域海洋观测网,使之成为目前在建的“印度洋Argo区域海洋观测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参与“印度洋Argo区域中心”日常活动并发挥作用,帮助沿线国家建立浮标资料接收中心,共享观测资料及其相关数据产品,协助他们加入国际Argo组织并参与相关国际和地区Argo事务,扩大区域海洋环境保障服务系统的作用及其影响力,为沿线各国海洋资源开发、海事安全、海洋运输、海洋渔业管理和近海工业,以及业务化海洋预测预报等提供基础数据与信息服务,从而为实现携手推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大开放、大交流、大融合的“一带一路”宏伟目标做出积极贡献。
      (5)积极推进自动剖面浮标设备国产化和全球化
      目前,我国研制成功的北斗剖面浮标,已在南海和西北太平洋进行小批量布放,除稳定性、可靠性略有不足外,已经基本达到国际Argo计划的技术要求。为此,我国应抓住“核心Argo”向“全球Argo”拓展,以及朝“多学科Argo”延伸过程中,常规剖面浮标供不应求、而新型(如深海型、生物型和避冰型等)剖面浮标还在小范围试验示范的契机,除了加快多型号常规北斗剖面浮标的认证和批量应用外,还应加快深海型和生物型剖面浮标及其携带的新型传感器的研制进程,以及研制利用IRIDIUM通讯的剖面浮标,以扩大国产剖面浮标的适用范围,争取有多种型号的国产剖面浮标被正式接纳用于全球海洋观测中,并逐步替代由国外浮标维持的中国Argo大洋观测网,在北斗导航卫星系统(BDS)已经覆盖的南海、西北太平洋和东印度洋海域,争取完全采用北斗剖面浮标组建独立的实时海洋观测网;并推动国产剖面浮标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使“北斗剖面浮标数据服务中心(中国杭州)”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为“全球Argo”海洋观测网提供剖面浮标观测数据传输服务的国际平台之一,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国际Argo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Argo计划的组织实施及其中国Argo大洋观测网的建设维护,除了布放浮标、维持观测网中充足的活跃浮标数量外,全球海洋观测网中还应具有更多的中国元素(包括利用北斗卫星定位和通信的国产剖面浮标、由我国牵头组织实施的沿海丝路或南海Argo区域观测网和区域Argo资料中心,以及由我国科学家牵头负责的专门研究小组或领军人物,能开展诸如浮标轨迹开发应用、浮标观测资料现场校验、自动剖面浮标与水下滑翔机联合组网和加密观测等),或者有更多的科学家能提出涉及数据存储格式、数据校正处理和数据质量控制的改进技术和创新方法等,这些在国外早已得到优先考虑和长期支持的科技基础性工作,同样需要在新的Argo规划中得到充分体现。
      在当前形势下,如何确保实现早期Argo规划提出的“根据国际Argo计划的发展要求,强化对我国Argo大洋观测网的维护和管理”这一长远目标,也是即将编制的我国Argo未来发展规划的一项重要目标,除了制订出台与国际Argo计划协调一致的发展策略,包括浮标布放策略、浮标技术发展、数据质量控制、数据产品研发、Argo数据共享,以及与其他观测系统的协同发展外,还需要打通给予中国Argo计划长期、稳定资助的经费渠道,以确保未来几年,甚至几十年我国Argo大洋观测网,不但能跟上国际Argo计划日新月异的发展步伐,在“全球Argo”海洋观测网建设维护中发挥出更积极的作用,而且还能在海洋和天气/气候等自然科学领域,甚至在社会经济领域的灾害预测预报业务和基础研究应用中起到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