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在孟加拉湾海域布放两个自动剖面浮标
编辑 :Argo野外站办公室 时间
:2020-12-31 12:54:00 访问次数 :
2020年10月24-26日,杭州Argo野外站搭载由中国科学院南海所实验3"号科学考察船执行的2020年东印度洋综合科学考察共享及中斯联合科学考察航次,在孟加拉湾海域布放了2个自动剖面浮标(WMO编号分别为2902710和2902713)。这两个浮标由“中央级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购置"专项(2017年度)出资购置,均为采用北斗卫星通讯的HM2000型剖面浮标。这是我国首次在印度洋海域成功布放使用北斗卫星通讯和定位的国产剖面浮标(2019年12月曾在该海域布放过一个携带溶解氧传感器的国产北斗剖面浮标,但由于浮标配平等原因并未传回观测数据)。其中WMO号为2902713的浮标在获取2条观测剖面后未传回数据,经野外站工作人员与浮标生产商研究讨论后,确定该浮标出现该故障的原因很可能是浮标使用的北斗通讯模块出现了批次问题(同批次的浮标也出现了这种问题)。为了详细了解北斗卫星在印度洋孟加拉湾的通信效果,杭州Argo野外站在青岛海山海洋装备有限公司的协助下,在整个航次期间开展了北斗卫星通信边界测试,为未来在该海域批量布放国产北斗剖面浮标提供技术依据。
截止2020年12月底,由“中央级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购置"专项(2017年度)项目资助的45个自动剖面浮标(15个国产北斗HM2000型剖面浮标,15个铱星APEX型剖面浮标,10个铱星PROVOR型生物地球化学剖面浮标,5个铱星ARVOR型深海剖面浮标)已全部布放(轨迹如图所示)。目前仍有21个浮标在海上正常工作,已累计获取5540余条0-2000m温、盐度剖面,360余条0-4000m温、盐度剖面,以及1550余条0-2000m溶解氧等生物地球化学参数剖面。
截止2020年12月底,由“中央级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购置"专项(2017年度)项目资助的45个自动剖面浮标(15个国产北斗HM2000型剖面浮标,15个铱星APEX型剖面浮标,10个铱星PROVOR型生物地球化学剖面浮标,5个铱星ARVOR型深海剖面浮标)已全部布放(轨迹如图所示)。目前仍有21个浮标在海上正常工作,已累计获取5540余条0-2000m温、盐度剖面,360余条0-4000m温、盐度剖面,以及1550余条0-2000m溶解氧等生物地球化学参数剖面。
45个剖面浮标漂移轨迹(注:红色线为核心Argo浮标轨迹,
黑色线为深海Argo浮标轨迹,黄色线为BGC-Argo浮标轨迹)
黑色线为深海Argo浮标轨迹,黄色线为BGC-Argo浮标轨迹)
(杭州Argo野外站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