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西太平洋Argo实时海洋调查”重点项目召开第三次项目专家组会议
2015年1月16日,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西太平洋Argo实时海洋调查"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012FY112300)在北京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举行了第三次专家组会议,来自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国家海洋局科技司、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国家海洋信息中心、解放军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和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等项目委托、依托部门和承担单位的领导、项目专家组成员和项目组主要成员等20余人出席了会议。会议由项目专家组组长、中科院海洋研究所胡敦欣院士主持。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王辉主任代表会议承办单位致欢迎词,对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和国家海洋局科技司各位领导莅临会议,以及项目专家组成员和全体与会代表表示热烈欢迎,作为项目合作单位将一如既往地重视和支持该项工作,希望项目成果能及时转化,为海洋业务化预测预报工作多做贡献,并预祝会议取得圆满成功。科技部基础研究司科研平台处崔春宇副调研员重申了科技部关于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的管理办法和要求,尽管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的管理方式有所变化,且管理部门也由原来的综合计划处调整为科研平台处,但对项目的管理和要求不变,希望项目组能继续按项目计划任务书和年度计划的要求开展各项科研工作,同时还强调了科技基础性工作的重要性,尤其是Argo工作意义重大,科研平台处正在寻求稳定支持这类工作的途径,以确保科研团队的稳定性和科技基础性工作的持续开展,也希望大家能积极为正在制订的“十三五"计划献计献策。国家海洋局科技司海洋技术监督处郭小勇处长在讲话中表示,作为本项目依托部门,国家海洋局科技司将会积极主动配合科技部基础司科研平台处做好项目的管理和协调工作,希望项目组能按照既定的目标,立足国家科技发展需求,再接再厉、保质保量地做好这项工作。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科技处傅斌副处长表示,作为该项目依托单位,除了继续为项目的组织实施提供必要的科研条件支持和保障外,还将监督项目组确保按《项目计划任务书》的要求,完成各项研究内容。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项目办主任仉天宇研究员表示,Argo工作十分重要,这是全球海洋界通过近20年努力取得的一项重大成果,希望这项工作能为促进我国海洋业务化预测预报工作提供长期的基础资料支持。
接着,专家组听取了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西太平洋Argo实时海洋调查"重点项目2014年度项目工作进展情况的汇报。首先,由项目负责人许建平研究员汇报了项目年度计划的实施和完成,以及项目执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下一步工作计划等情况;随后,由3个项目承担单位(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浙江大学和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的代表分别汇报了各课题的实施进展情况,以及取得的阶段性研究成果等。专家组在认真听取项目和各课题汇报的基础上,仔细审议了项目组提供的《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年度总结报告》(2014年度),并进行了质疑和讨论。一致认为,该项目按照项目任务书规定的年度工作内容开展了相关研究工作,达到了预期的调查研究目标,特别在Argo资料共享与可视化平台构建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专家组对该项目的工作进度和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表示满意,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三点建议,即(1)为了保证该项目按期完成“项目计划任务书"所规定的Argo浮标布放任务,建议科技部将该项目尚未拨付的16个浮标经费(约300万元)能一次性拨付到位;(2)进一步加强与主管部门和国内相关涉海单位的沟通与联系,确保能有满足本项目要求的海上搭载航次布放浮标,争取在2016年底前将剩余的浮标全部布放入海;(3)积极争取国家气象管理部门的支持,早日将我国的浮标观测资料通过北京的GTS接口与世界气象组织(WMO)成员国及时共享,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国际合作计划中的地位和显示度。
最后,项目负责人对项目委托、依托部门和承担单位领导莅临会议所给予的鼓励支持,以及专家组成员的督促指导表示感谢,并将根据会议精神,组织各承担单位及项目成员认真落实各项工作,攻坚克难,为获取更多的高质量深海大洋观测资料及其衍生数据产品,以及为用户提供更便捷的资料共享服务多做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