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新闻动态 > 综合报道 >

综合报道

  • 20

    2016-10

    中国Argo海洋观测十五年

    2000年启动的国际Argo计划,在美国、日本、法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和中国等30多个国家和团体的共同努力下,已经于2007年10月在全球无冰覆盖的开阔大洋中建成一个由3 000多个Argo剖面浮标组成的实时海洋观测网(简称“核…

  • 20

    2016-10

    “基于’深度学习’的台风海域上层海洋热含量实时估算研究”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基...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重视和支持下,由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曹敏杰助理研究员牵头申请的 “基于’深度学习’的台风海域上层海洋热含量实时估算研究"项目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青…

  • 24

    2016-09

    我国在南海布放首批国产北斗剖面浮标

    我国在南海布放首批国产北斗剖面浮标 ——启动“南海Argo区域海洋观测网"建设 2016年9月23日,随着第8个北斗剖面浮标从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实验1"号综合科学考察船的后甲板徐徐放入南海中部海盆水域中,标志着由我国主…

  • 18

    2016-08

    浙江省委统战部楼炳文副部长视察中国Argo实时资料中心

    2016年8月16日,浙江省委统战部楼炳文副部长受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王永康的委托,专程莅临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对中国Argo实时资料中心许建平研究员撰写的《我国应主导推进南海和印度洋Argo区域海洋观测网建设》信息,日前被中…

  • 21

    2016-06

    我国对全球Argo实时海洋观测网的贡献与大国地位极不相称

    近日,从国际Argo信息中心(AIC)网站(http://www.jcommops.org/board?t=Argo)获悉,截止2016年5月底,我国布放的Argo剖面浮标数量(以最近30天内仍在海上正常工作的浮标数量统计),在当前由3814个剖面浮标组成的全球Argo实时海洋…

  • 21

    2016-06

    北斗剖面浮标在全球Argo实时海洋观测网中的地位岌岌可危

    2016年4月15日科技部网站披露,我国自行研制的北斗剖面浮标(HM2000型)首次加入全球Argo实时海洋观测网。但近日从国际Argo信息中心(AIC)网站获悉,截止2016年4月底,在由3829个剖面浮标组成的全球Argo实时海洋观测网中,HM200…

  • 21

    2016-06

    我国布放在阿拉伯海的Argo剖面浮标已获400多条观测剖面

    2010年度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印度洋海域海洋环境数值预报系统研制与示范",于2011年11月购置并布放了一个Argo剖面浮标在印度洋阿拉伯海(WMO编号为2901509),历时四年六个月,已经观测到414条0-1500米水深范围的…

  • 21

    2016-06

    Argo深远海海洋环境资料共享平台即将在上海海洋大学投入业务运行

    为促进Argo资料在深远海海洋环境基础研究及其指导远洋渔业生产中得到推广应用,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西太平洋Argo实时海洋调查"(2012FY112300)重点项目的资助下,由浙江大学和中国Argo实时资料中心联合研制开发的“Argo深远…

  • 21

    2016-06

    “西太平洋Argo实时海洋调查”项目首次采购一批北斗剖面浮标

    2016年4月27日,由科技部资助的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西太平洋Argo实时海洋调查"重点项目通过公开招标采购了10个北斗剖面浮标,这是该项目首次采购国产浮标。 在今年3月22日召开的项目组第四次专家组会议上,专家组一致同…

  • 20

    2016-04

    我国自行研制的剖面浮标首次加入全球Argo实时海洋观测网

    2016年3月22日,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西太平洋Argo实时海洋调查"重点项目第四次专家组会议在杭州召开,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周文能副巡视员与国家海洋局科技司、项目组相关同志出席了会议。 在项目组的努力下,我国的卫星…